台北市日前邀請多名新移民訴說她們來台後的找工作經歷,發言者都大吐苦水。政府也知道台灣愈來愈多新移民,但因語言、文化的隔閡,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常常碰壁。
新移民不僅求職的管道和資訊相對較少,最困擾的還是遇到歧視的問題,有的雇主擺明不喜歡雇用新移民,讓他們找工作困難重重。
有的雇主雖願意雇用新移民,卻把新移民當成外勞,給予不公平待遇,因此許多有學歷的外配,在台灣也只能從事底層的勞力工作。
我的一位外配朋友在電子工廠上班,她明顯感受到職場的歧視和差別待遇,朋友說,工廠的台灣人有補貼午餐、有全勤獎金,但外勞、外配卻沒有,薪水、年終獎金也比台灣人低。
雖然老闆把他們外配當成外勞看待,而他們的工作其實比台灣人還要繁重,朋友說,她已經拿到台灣身分證,本應享有勞工該有的權益,卻受到不公平待遇,想起來好辛酸。
依就業服務法規定,新移民配偶只要取得居留證就可在台灣工作,雇主不該因為新移民的身分而拒絕。北市府勞動局也強調外配不等於外勞,雇主應該給予應有的待遇和保障。
希望台灣社會敞開心胸接納新移民,讓新移民在求職路上更順遂,在職場上得到應有的待遇。當然新移民自身也應該努力向上,才能盡快融入台灣社會。
李小月(台北市
/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