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老美如何看中國

趙怡 |2013.09.20
1009觀看次
字級

有「世界第一智庫」的美國蘭德公司曾於今年初針對當前中國情勢發布一份報告,一方面指出中國龐大的市場對於衰頹中的全球經濟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似乎是一項正面的訊息;然而,這份報告同時用了較大的篇幅嚴厲地指陳中國和中國人的種種弊病,其中間雜著幾近汙辱詆毀的用語,充分顯示出百年來歐西強權對於華人的偏見並未隨著時空的移轉而消逝。

蘭德報告中所歸納出的「中國人形象」包括:中國人沒有勇氣追求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沒有從錯誤中篩選正確事物的能力,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所占據;中國人習慣接受廉價和免費的事物,總是夢想奇蹟或者好運,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努力,總想不勞而獲;中國人由於在貧窮的環境下生長並且缺少應有的教育,大多數中國人不懂得優雅的舉止和基本的禮貌;此外,該報告還批判中國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已成為一種失敗和恥辱,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敢和正直等等純正的品性。

報告中對於快速崛起的中國在改革開放上所做的努力,以及從事社會現代化運動所獲得的成果隻字未提,似乎有些失之偏頗;尤其蘭德公司以西方人的道德標準與價值觀來檢驗一個發展中的東方社會,姑且不論從文化差異上所可能造成的誤解,就已經形成了有欠公允的立場。論者用西式的直率語氣未加保留地抨擊或許可以容忍,但若干論述過於主觀、嚴苛或甚至因舉證不妥而衍生謬誤則令人心生不服,也難怪接連幾個月來大陸網民的反應十分火爆。

不過,該份報告中仍有若干論點,是屬切中時弊,很值得正處於轉型陣痛期的中國大陸參考並足以促進當政者推動改革。譬如,該報告認為,中國人缺乏誠信和社會責任感,了解他們作為社會成員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普通中國人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這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和冷酷,而這種自私和冷酷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說得沒錯,中國的傳統社會是一種集體主義的產物,人人依賴著以倫常為主軸的社會共生關係而生存、發展;尤其在遭逢災厄苦難的時刻,我們可以卷縮在這張綿密而牢固的人際關係網裡,彼此依附、相濡以沫。譬如,中國人講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敦親睦鄰的美德,重視飲水思源、感恩懷德、投桃報李的厚道,而這些象徵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價值觀,經過數千年來的淬練早已成為華夏文明中顛撲不破的真理,更是士人終身信守不易的圭臬;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說明了中國人注重家族親友的小圈圈甚於國家民族的大社會,強調私領域裡的人情味更甚於群體社會中的公德心。套用西方人的詞語來形容,也就成了「自私自利、鹵莽貪婪以及缺乏道德勇氣和信任感」?放眼當前中國大陸若干社會亂象惡質文化,其本質都是與普世價值格格不入而備受世人所不解與不齒的嗎?中國若想要與世界接軌,可不能獨樹一幟而自外於世界文明體系。

反觀台灣社會,固然由於開放及時、教育普遍,住民的道德水平與文化素養較諸大陸內地顯得更為優質;不過最近一連串的新聞事件也暴露出台灣社會的困境,諸如接二連三的黑心食品爆料攪得消費大眾人心惶惶,面對琳瑯滿目的美食卻不知何物可吃;另外,少數公務部門施政的敗筆,加上黨政關係上的紛紛擾擾,看得民眾一頭霧水、嗟歎連連,幾乎失去對國家前景的信心。看起來,無論大陸或台灣,單憑著咱們炎黃子孫的韌性、勤勉和忠孝仁義的民族風就想要超英趕美似乎還是不夠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