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近日完成去年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考成初評,去年合計虧損破千億的台電、中油與台水三家公司的考成成績全拿甲等,今年考成加績效獎金最高可領四點四個月,但賺錢的台糖卻被打乙等。不但台糖不服,國營事業虧損卻照領獎金的爭議,今年也將再度上演。
經濟部與研考會近日完成台電、中油、台水、台糖與漢翔等五家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的去年考成初評,其中台電、中油、台水與漢翔初評都是甲等,只有台糖被列為乙等。行政院預計在年底前完成複評,複評結果將影響國營事業員工今年獎金的多寡。
國營事業員工沒有年終獎金,但每年可依行政院評定的經營績效領取最高二個月的考成獎金與最高二點四個月的績效獎金。若複評維持上述評等,台電、中油、台水與漢翔四家公司員工今年最多可領到四點四個月的獎金,台糖員工最高可領到四點二個月獎金。
去年台電考成拿乙等,創公司成立以來首例,當時引發台電工會強烈反彈。今年拿乙等的苦主有可能換成台糖,由於台糖去年獲利四十三億元,但考成初評卻只有乙等,台糖高層近期積極與經濟部國營會和研考會溝通,希望考成成績能有轉圜空間。
台電去年虧損七百五十八億元,中油虧損三百三十六億元,台水虧損近四億元,這三家公司去年合計就虧損近一千一百億,但考成都拿甲等。
經濟部官員昨天解釋,這三家公司虧損是因為凍漲電、油與水價,政府考量其背負的「政策性負擔」,而不是以帳面上的虧損數字來評量經營績效。
去年油電雙漲爭議,立法院提案要求刪減國營事業獎金,國營事業各工會串連上街頭激烈抗議,但行政院最終仍決定將原本最高二點六個月的績效獎金,向下修改至最高不超過二點四個月,總盈餘未達法定盈餘的國營事業,績效獎金可能低於一點二個月。
由於十月電價即將調漲,加上立院開議,經濟部官員昨天都不願評論考成成績即將出爐的議題,僅強調國營事業考評成績須由政院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