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作品。此組文物有琉璃瓶、金官、銀槨、鎏金銅匣、石函,於1964年甘肅省涇川大雲寺舍利塔基地宮出土,是目前中國考古紀年最早的一組棺槨造型舍利容器。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唐代作品。此組文物有琉璃瓶、金官、銀槨、鎏金銅匣、石函,於1964年甘肅省涇川大雲寺舍利塔基地宮出土,是目前中國考古紀年最早的一組棺槨造型舍利容器。
最外層石函呈正方體,蓋刻有16字,四周刻纏枝番蓮紋。函身四周及口沿刻供養人姓名及銘文。
鎏金銅匣蓋正中央鑲銀質蓮花及桃形珍珠,匣身及蓋飾有對稱忍冬花,正面有長形銀扣及二鼻扣,鎖為鎏金銅鎖,附銅鑰可開啟。
銀槨上圓下方,前高密後窄,座呈長梯形,蓋為覆瓦式,滿飾對稱忍冬纏枝花紋。
金棺前兩側及蓋上各鑲嵌一珍珠,飾金片、蓮瓣,四周用金片組成蓮蒂、葉,白石英或綠松石點綴,金碧輝煌。金棺內置琉璃瓶,瓶小口,半高頸,鼓腹,圓底,瓶內裝舍利子14顆。
此作的發現,據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最早將中原的棺槨葬制融入佛教,首開棺槨瘞埋舍利之風。
本展匯集大陸16家博物館珍貴稀有的文物,首度聯合空運來台,9月14日至12月8日於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盛大展出。電話:07-656-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