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滿為患 木柵動物園找新家

 |2013.09.16
174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的黑猩猩、長臂猿、長鬃山羊、斑馬等動物,正面臨著「畜滿為患」的危機,因此動物園求助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希望另覓十公頃土地,讓牠們可以搬到更寬敞的新家。

民國七十五年,原位於圓山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因腹地小且座落歷史遺蹟,必須搬家到木柵;二十八年來,動物園從原來上百隻動物,發展到今日,已飼養兩千六百多頭動物,其中部分大型草食類和靈長類動物繁殖過剩,加上食材需求龐大,使動物園面臨空間壓力。

「希望再爭取十至二十公頃土地」,台北市立動物園長金仕謙表示,園區共一百六十五公頃,受限於山坡地水土保持,真正開放面積約九十公頃,早年規畫不足,加上動物繁殖多,目前已無太多緩衝空間。

由於台北市一地難求,動物園十年前在台東池上牧野度假村設立「動物保育繁殖第二園區」,因路程遙遠,曾有動物在途中休克暴斃;這次若再搬家,範圍以北台灣為主,最好是車程九十分鐘能到達的地方,最遠可能以新竹、桃園為限,國產署若找不到地,只能「面對現況」。

金仕謙坦言,黑猩猩、紅毛猩猩、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以及斑馬、長鬃山羊、伊蘭羚羊等大型草食獸,都已面臨空間壓力,只能透過生殖管理,延長生育年齡來控制總量,但動物有一定生育年限,人為延長可能造成老化等健康隱憂。

動物專家也指出,空間小,動物就容易搶地盤,且黑猩猩存在「單身漢群」,領域內若出現母猩猩,公猩猩就會競爭,羚羊也有同樣狀況;動物園若有更大空間隔離公母,雄性聞不到雌性味道,就可減少打架受傷的情形。

「動物園一年的食材費預算,約四千萬元」,金仕謙指出,無尾熊的尤加利樹葉、長頸鹿的金合歡植物,長期在市場採購不但是一大負擔,可能還有重金屬、化肥汙染等問題,若有足夠土地種植食材,也可降低部分壓力。

面對動物園提出的需求,國產署表示,將先透過內部系統,搜尋十公頃以上的國有非公用土地,並從圖籍資料看出現場地貌,形狀若過於畸零,可能就不會推薦給動物園;此外還要考慮「鄰避效應」,如果太鄰近住宅區、都會區,居民能否忍受動物氣味。

雖然國產署允諾全力配合,若有適合土地,可無償移撥給台北市立動物園,但官員也坦言「要找到一塊合適動物居住的國有地,難度很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