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昨天公布一份最新民調,發現有八成民眾表示自己或家人並未浪費醫療資源,看病拿藥都應該;反倒是有近七成民眾,指責他人浪費健保資源。
國人平均一年就醫次數達十五次,較歐美高,顯示民眾愛逛醫院、愛拿藥,浪費醫療資源的情形普遍存在。
健保署今年八月,針對全國二十二縣市共一千一百多名、二十歲以上民眾進行「醫療資源浪費情形認知調查」,了解民眾自己或家人看病吃藥有沒有因為同樣的病症重複就醫或拿藥的情形?
結果發現,有近八成受訪民眾表示,自己或家人看病吃藥幾乎沒有浪費,僅兩成坦承有浪費情形;當反問民眾:「有沒有覺得別人看病吃藥有浪費醫療資源的情形?」則有六成八民眾認為都是別人在浪費醫療資源。
調查進一步針對坦承有浪費的民眾,詢問浪費原因,前五名依序為:在同一段時間內,於不同醫療院所看病重複領相同的藥(百分之十九點九);醫療知識(資訊)不足,導致喜歡看病拿藥囤積藥品(百分之十九點六);已繳了健保費,要去看醫生才會覺得划算(百分之十八點八);為確認病情或檢查結果,再到其他醫療院所就醫(百分之十七點三);藥沒吃完或病好了,就不吃藥或忘記吃藥(百分之十二點二)。
健保署企畫組科長彭美琪提醒民眾,一些小病痛,如感冒,打針、吃藥不見得會好的快,反而可能引發過敏等副作用,通常靠充分休息及補充水分,感冒就會自然痊癒,不必要的打針、吊點滴和用藥,反而傷身體。
健保署呼籲,民眾應從自身做起,建立「有病先到診所看,住院、手術或急重診才到大醫院」的觀念,不做不必要的檢查,不到處逛醫院、不囤積藥物,才能真正節約健保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