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燈塔即日起開放參觀,民眾可上燈塔,欣賞周圍海天一色的美景。圖/航港局提供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昨宣布,為活化資產、發展觀光,桃園觀音鄉的白沙岬燈塔、綠島西北端的綠島燈塔,即日起開放民眾參觀。航港局表示,未來三年內,會再開放新北市鼻頭角與富貴角、台中高美、彰化芳苑、花蓮奇萊鼻等五座燈塔,預定至一○六年,全台將有十八座燈塔開放觀光。
超過百年歷史的白沙岬燈塔,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日人於西元一八九六年設計白沙岬燈塔,不同於以往的銑鐵製造,首次採用「煉瓦石造」之雙層磚石耐震構造工法,塔身由紅磚疊砌而成,石磚間以糯米攪拌黑糖石灰接合,白色圓形塔身設計精細,造型特殊媲美歐式建築。
白沙岬燈塔的燈高三十六點六公尺,選用法國名廠製三等旋轉透鏡三重芯煤油燈,這是當年最新、最好的燈器,民國四十五年改成交流電燈。該燈塔於一九○一年元月完工,歷史久遠、保存良好,為桃園海岸的一大勝景,二○○二年被桃園縣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綠島燈塔位於綠島的西北端,一九二八年,美國豪華客船「胡佛總統號」從日本神戶航向菲律賓馬尼拉途中,在行經綠島北面時觸礁擱淺,被綠島居民所救,美國各界為感念居民義行,透過國際紅十字總會捐款,在綠島西北端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式燈塔。
綠島燈塔高四十八點二公尺,一九二九年完工發光,初命名「火燒島燈塔」。該燈塔施作工程嚴謹,啟用迄八十餘年,歷經多次強震、颱風,仍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