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oin
媒體報導,有許多的國一生不會小四的數學分式運算,國三生寫不全二十六個英文字母。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中小學生一年有二十萬人次學習落後而接受補救教學,今年更多,至八月已高達二十萬人次。國中老師和民間教改團體擔憂,明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可能令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根據我近兩年輔導偏鄉孩子的課業發現,偏鄉地區的孩子因為資源較為匱乏,且沒辦法補習,因此程度較為落後,需要有專人實施額外的教學輔導。
而居住在較為接近都市的孩子,因為有能力的家庭讓他們提早補習,等到入學後,老師通常不再從頭教基本的英文字母或是注音符號,希望孩子自行學好,導致學習進度原本就落後的孩子更加失去信心,在課堂上跟不上進度,程度明顯差一大截。
現在許多大學都開設有服務學習課程,可以結合大學生以一對一的方式,每周提供兩次線上面對面線上教學。
教育部現在已經建置教育雲,只要大學端透過服務學習課程訓練大學生,幫他們和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配對,大學生可以利用本身的專長,自行準備教材,上課後先回答孩子在學校不會的課業問題,接著授課,幫孩子補齊學習落後的部分,甚至超前。
所有上課互動的過程也因為教育雲的提供,而能錄製下來,提供孩子課後再一次複習或是解決問題的需要。
危機就是轉機,如能透過教育部建置的教育雲機制以及大學端服務學習課程的媒合,經線上一對一進行補救教學,彌平學習程度落差,就能讓十二年國教實施後的孩子程度逐步提升。
廖本榮(台中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