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弘法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2013.09.08 語音朗讀 37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滿蓮法師滿樂法師覺毓法師妙岸法師妙浩法師 福慧家園共修會上周以「香港弘法」為共修主題,邀請港澳中地區總住持滿蓮法師、佛香講堂監寺滿樂法師、香港佛光道場社教主任覺毓法師、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主任妙岸法師、香港佛光道場法務主任妙浩法師,以幽默的口吻,從語言、文化等面向切入,暢談香港弘法經驗。 一九八三年,佛光山在香港成立佛香精舍,為早期在香港的弘法奠定了基礎。滿蓮法師談到,香港因為受英國管理的影響,尤其在社會型態中,佛教四大皆空、以無為有的理念,讓喜歡跑馬、跳舞、玩六合彩的香港人,一看到出家人理光頭,就覺得今天的賭馬必定跑輸。滿樂法師笑著說,初到香港時,只要遇到賽馬開獎日,都特別難招到計程車,因此出門時,都會多準備小費給司機,讓他們覺得見到出家人不會輸錢。 直到一九八七年,大師應法住學會的邀請到香港講經,整整二十年未曾間斷,尤其從一九九一年開始,大師每年都在紅磡香港體育館公開講演,以佛教的財富觀為題,開示大家「人生的財富,並非只有金錢,有了慈悲、智慧、明理、感恩、知足等佛法,就能擁有另類的財富。出家人就是要把佛法、財富帶給大家,所以見到出家人不是會輸錢,而是會發財。」從此以後,香港慢慢改變對出家人的看法;而弘法工作,也得到了許多支持。 滿蓮法師為突破香港人多地狹的空間限制,連續二十年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佛誕嘉年華活動,皆吸引十萬人參與。此外,還成立電台,讓弘法工作走上雲端,運用數位網路電台,將弘法影音資料上網,讓信眾能即時上線學習佛法。 香港佛光道場社教主任覺毓法師提到,在推動佛教課程時,會思考如何讓佛法更貼近香港人的生活文化,以大師生活化的人間佛教融入課程中,每期吸引二千人報名,並鼓勵義工報名佛學課程充電,讓他們習慣回到寺院聽經聞法。 此外,滿蓮法師也分享大師曾在香港大學講演,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辦佛教研究中心,研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昆蟲大觀園 春天宛如昆蟲起床號過猶不及 濫用疫苗恐致病毒變異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用氫能 打造電動車不怕冒黑煙2015國際光年 探索生命能量源頭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二: 歐洲的繞月小船 作者其他文章佛陀紀念館 躍上國際醫學期刊白臘奇樹 頭尾皆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