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弘法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2013.09.08
3745觀看次
字級
滿蓮法師
滿樂法師
覺毓法師
妙岸法師
妙浩法師

福慧家園共修會上周以「香港弘法」為共修主題,邀請港澳中地區總住持滿蓮法師、佛香講堂監寺滿樂法師、香港佛光道場社教主任覺毓法師、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主任妙岸法師、香港佛光道場法務主任妙浩法師,以幽默的口吻,從語言、文化等面向切入,暢談香港弘法經驗。

一九八三年,佛光山在香港成立佛香精舍,為早期在香港的弘法奠定了基礎。滿蓮法師談到,香港因為受英國管理的影響,尤其在社會型態中,佛教四大皆空、以無為有的理念,讓喜歡跑馬、跳舞、玩六合彩的香港人,一看到出家人理光頭,就覺得今天的賭馬必定跑輸。滿樂法師笑著說,初到香港時,只要遇到賽馬開獎日,都特別難招到計程車,因此出門時,都會多準備小費給司機,讓他們覺得見到出家人不會輸錢。

直到一九八七年,大師應法住學會的邀請到香港講經,整整二十年未曾間斷,尤其從一九九一年開始,大師每年都在紅磡香港體育館公開講演,以佛教的財富觀為題,開示大家「人生的財富,並非只有金錢,有了慈悲、智慧、明理、感恩、知足等佛法,就能擁有另類的財富。出家人就是要把佛法、財富帶給大家,所以見到出家人不是會輸錢,而是會發財。」從此以後,香港慢慢改變對出家人的看法;而弘法工作,也得到了許多支持。

滿蓮法師為突破香港人多地狹的空間限制,連續二十年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佛誕嘉年華活動,皆吸引十萬人參與。此外,還成立電台,讓弘法工作走上雲端,運用數位網路電台,將弘法影音資料上網,讓信眾能即時上線學習佛法。

香港佛光道場社教主任覺毓法師提到,在推動佛教課程時,會思考如何讓佛法更貼近香港人的生活文化,以大師生活化的人間佛教融入課程中,每期吸引二千人報名,並鼓勵義工報名佛學課程充電,讓他們習慣回到寺院聽經聞法。

此外,滿蓮法師也分享大師曾在香港大學講演,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辦佛教研究中心,研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