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家畜衛生試驗所檢測保存的鼬獾檢體發現,台灣三年前就已有鼬獾染狂犬病,農委會昨天已通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我國發生狂犬病的起試日期回溯到二○一○年的七月十七日。
家畜所針對二○一○年七月至今,冷凍保存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的十三隻鼬獾檢體進行檢測,結果在五隻鼬獾中檢出狂犬病抗原,時間最早的一隻為二○一○年七月十七日在南投國姓鄉採集的檢體,證實狂犬病毒三年前就已存在台灣。
農委會動物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張淑賢表示,這結果等於直接證實國內外專家說法,狂犬病毒已在台灣存在一段時間。
由於這項回溯性發現,農委會也將請國內研究機構將鼬獾檢體送回家畜所進行回溯性檢驗;家畜所所長蔡向榮表示,不排除會發現更早的染病鼬獾,疫情時間點有再提早的可能。
這十三隻鼬獾本來是由特生中心進行其他實驗,由於國內外專家都建議應釐清疫情發生時間點,因此以冷凍保存的鼬獾進行狂犬病回溯性研究。張淑賢再度強調絕無隱匿疫情;張淑賢表示,正因為國內防疫措施與公衛體系完善,才有辦法發現疫情。
根據病毒基因序列,台灣狂犬病毒屬於獨立分枝,但與大陸、菲律賓的病毒屬於同一分群;上周舉行的狂犬病國際會議,也有美國專家懷疑台灣的狂犬病毒可能存在超過五十年。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張峰義表示,過去只針對犬隻與蝙蝠進行野生動物監測,從沒監測過鼬獾;現在把保存的檢體拿出來作實驗,發現病毒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