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統整高職、技專校院政策,教育部正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希望透過專法規範技職學校責任、增加企業誘因,讓技職教育能夠回歸原有特色與優勢,草案預計九月底舉辦公聽會,年底送行政院審查。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北區技專校院校長座談會」中表示,教育部將制定適用技職體系的專法,推動技職教育再造;而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也將提供四年兩百億元的經費,提升技職競爭力。
技職司長李彥儀說,技職與高教體系各有特性,不應該只用《大學法》一體適用,未來擬訂《技職教育法》草案,將包括職業試探、職業準備和技職再造回流三面向,從中小學開始進行適性輔導,培養學生興趣,同時加強高職、技專的實作能力,建立企業誘因與獎勵機制,甚至可透過「校辦企業」方式,吸引產業投入設備或業師等資源,增加實習機會。
健行科技大學校長李大偉在會議中提到,國中老師扮演適性輔導的重要角色,但許多老師自己對技職都不太了解,加上目前產學合作只著重教育層面,導致有些業師即便想到學校授課,產業老闆也未必會放人。他建議,未來政策的擬定,應從產業思維做考量,才能減少執行困難度。
對此蔣偉寧回應,大多數國中老師並非技職出身,確實需要加強輔導,但光是透過「五堂課十八小時」,要讓五萬位國中老師,弄懂十二年國教,又能了解技職實非易事,會慢慢調整師資培育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