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雖明令禁止體罰,但類似事件仍層出不窮,我的腦性麻痺兒子今年就遭資源班老師三次不當體罰。
兒子是在桃園縣的鄉下學校就讀小五,在普通班上課學習,在資源班接受補救教學。有一天帶他去醫院做復健,復健師見兒子肚子上有三處捏痕,兒子說是老師捏的,我到學校找老師溝通,請妳能多照顧特教生;不到兩周,我替兒子洗澡時發現他腰部有一塊瘀傷,他說是老師捏的,我和先生一塊去找老師,先生客氣地對老師說,兒子是腦麻孩子,如果上課不守規矩,妳可以適度的打屁股或手,把他捏到發紫就處理過當了。
後來有一天,女兒發現兒子手腕內側有一塊紫痕,兒子說是老師拿橡皮筋彈他。
於是我到教育部特教小組,申訴這位由公費培育的特教老師,特教小組發文給桃園縣政府,但教育局督學查此案時,只請校方寫報告,但校方說第三次體罰有爭議,但主任已經在家長面前請一起上課的小朋友作證,小朋友都說看到老師拿橡皮筋彈我兒子,這還較有爭議嗎?
教育局處置結果居然是依校方報告「已盡最大力量支援該生」,老師只有考績被降為乙等。
在台灣,偏遠地區的特教生是被遺忘的一群,看看yahoo部落格「機器男孩的故事」,一個腦麻兒從醫療的疏失、教育的漠視、特教生家長在校園人格被踐踏等,讓帶著腦麻兒成長的我心有戚戚焉,希望政府、社會能重視給特殊兒童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用愛心、耐心教育他們,不要再不當體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