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光-- 美虹的眼

楊錦郁 |2013.08.28
1581觀看次
字級

這些年,我已經很少在公眾面前失態,然而兩年前,當我們從拉薩飛到成都機場,準備轉機回台灣;同行旅居德國的美虹,則要單獨從這裡飛上海,轉搭往德國法蘭克福的班機。分手時,她依依和同行的朋友握手道別,最後一個輪到我時,我們互相擁抱,然後我的眼淚便成串地掉落,我不明白我們相處的機會其實不多,但我對她似乎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

美虹的身上流露一種特別的氣質,她是名聞國際的編舞家,也是畢娜‧鮑許的得意門生,擁有扎實的藝術訓練,她在舞台上,處理被政治或生活扭曲的人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十幾歲即隻身遠赴義大利羅馬藝術學院習舞,因此在華文的語境中,她的單純又像是沒經社會汙染的小女孩。這樣雙重的特質,讓她在團體中顯得獨樹一格。

我初次認識美虹是在新疆,那時作家李昂號召了一群文友前往南疆參訪,團員中包括了來自德國的杜淑真和林美虹,他們倆在德國原本就是舊識,所以大都同進同出,獨行的我,常跟她倆走在一起。

新疆的幅地相當大,我們從烏魯木齊一路沿著龜茲、吐魯番南下,又經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八月盛暑,酷熱不堪,人車皆睏,經過長途跋涉,偶爾停在景點,大家像出籠的鳥兒,各自拿著相機捕捉坎兒井、葡萄溝等名勝,在百無聊賴的長途跋涉中,至少還有那千年不倒的胡楊木枯影可以入鏡。到了吃飯時,儘管十分炎熱,仍有同伴們興致高的拍下新疆拉麵、大盤雞、烤肉等等美食。

我也喜歡拍照,年輕時曾學過單眼相機,但我很快當了母親,身邊帶著寶寶,跟不上老師和同學們經常的外拍活動,自然就荒廢了攝影,然而我是喜歡拍照的,而且對於取景構圖還有些自信。

在旅途中的美虹,甚少談到她身為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舞蹈總監的工作,偶爾餐敘間,大家跟著維吾爾朋友們載歌載舞時,她也多半是在旁邊微笑注視。

一天下午,為了讓在沙漠公路上長途顛簸的我們下車放鬆一下,巴士停在一片胡楊木旁,領隊跟路邊的老漢買了幾個著名的哈密瓜供大家解渴。我和美虹、淑真各據一截胡楊木而坐,啃著香瓜,看著大家先後搶拍老漢攤上的幾種瓜果,美虹說:「我出門都不帶相機,我只用自己的眼睛看。」我這才注意到她沒帶任何拍攝器具。面對這樣一次難得的大旅行,不多拍一些照片,不怕回家就忘記沿途的風景嗎?我心裡納悶著。

美虹說,有一次她到巴黎,坐在塞納河邊一個下午,用眼睛觀察來來去去的過客,就在當下,她湧現了靈感,後來據此編了著名的《北方旅館》。在二○○八年首次發表的《北方旅館》作品當中,她以十五個舞者的演出,多幕來呈現生命深處的不安。

一年後,我們又在北京重逢,一起飛往拉薩,美虹笑說她在排練室待到最後一刻,才跟年輕的舞者們說:「bye- bye,I am going to Tibet.」留下錯愕的舞者們。這一次,她同樣沒帶相機,當行程來到海拔近五千公尺的唐古拉山口時,我們在車上分享了一通從德國打來的電話,通知她入圍浮士德大獎的喜訊。

尋常的日子,我偶會想起美虹在成都機場對我們說:「到法蘭克福來找我的時候,別忘了幫我帶台灣訂婚的大餅,我最愛吃那種喜餅了。」流露出孩子氣的樣子,也會想像她坐在塞納河畔用眼觀看外在的情境。

用眼,而不是鏡頭,我細細的在感受其間的差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