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時代,做一名優秀的將領都比做俠客難,做俠客,只要言必信、行必果,身懷秦漢遊俠之風,能夠昂然無愧於濟弱扶傾的身分就夠了。
至於一個令人敬服的將領,要達到《孫子兵法》「智、信、仁、勇、嚴」的標準,那是車載斗量的考驗。
在戰場上,賴以成功的基石是人,既需要一個精細的獵人去制服狡猾的狐狸,更需要一隻警覺的巨蟒伺機給獵物致命的一擊。
所以將領即使不具有洞悉事態的敏銳,至少也要能夠臨危不亂,把事情想遠一點,不糾結於無法改變的事情上,更無視於所有自己不在乎的人與事,否則在決鬥中亂作一團,不但無法理清心思,只會失去思考能力,找不出任何應對之策。
而且動作越多,越會讓人抓到把柄,容易受制於人。
戰場上有太多假象,為了替無法預見的未來做決定,將領得養成懷疑一切的職業病,眼睛所見,都得假設背後隱藏著無法預知的危險;他們不是故意要把自己弄那麼累,而是職責督促他得駁倒疑點,另類思考,避免百密一疏。
「莫信直中直,須防邪中邪」,這是布袋戲裡的台詞,告訴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未必是真相,真正的贏家雖不見得狠絕於無形,但是至少無時無刻不防備著。
也因此,高明的將領對於所有公開的結果都不感興趣,總是不斷的猜想,不斷在腦海中設想,然後不斷的肯定再否定自己的所有設想,才能把事理剖析清楚,搞懂背後藏了什麼。
戰場上,人與人、人與事,甚至事與事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光憑一點蛛絲馬跡去判斷,鬧的不只是笑話,而是被搏殺暗算的人命。
即使是面對自己的部屬,嘴上稍一鬆弛,情緒稍一失衡,便會左右判斷,那時難免出錯,甚至做出後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