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體育處主辦「環大台北自行車挑戰隊」,前天中午開放報名,不到十五分鐘,一千八百個名額秒殺,破了自行車賽事的報名最快紀錄。
沒報到名的車友大嘆「路跑賽搶不到,連自行車活動也報不到名,台灣到底怎麼了!」沈姓車友無奈說:「從第一屆開始,連幾屆都沒報到名。」
不只自行車賽,路跑也是如此,去年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上午九時報名,不到下午一時,全馬(四十二公里)四千人、半馬(二十一公里)八千人全數額滿,報名的人數多達五萬多人。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統計,平均每一點零八秒就有一個人報名。
台灣一向被批評「一窩蜂」,趕流行、搶時髦、搶奢侈,花錢不手軟,揮霍不眨眼,給人負面印象。不過有些「一窩蜂」是好現象,比如夯鐵馬、瘋路跑,這都對身心、對健康、對社會風氣有正面的作用,應多提倡。
每當早晚或假日,常見三五成群朋友或家人,騎著腳踏車或路跑,迎朝陽、追夕照,著輕便運動裝,滿臉汗珠,健康的笑容,歡愉的表情,是多麼美好的畫面!
空氣汙染愈來愈嚴重,道路愈來愈擁擠,能源愈來愈缺乏,經濟愈來愈困頓,人心愈來愈沉悶 ,宅男宅女愈來愈多,自行車和路跑更應提倡與鼓勵。
政府機關、民間團體應多花費心力,挹注更多經費人力,舉辦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不會有向隅之憾。不要把金錢和人力浪費在虛華不實、錦上添花的活動,像放焰火、放鞭炮,一下燒掉幾千萬元,聲光一過了無痕,有何義意?
莆田客(台北市
/文字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