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在國內已實施十七年,最近一份調查顯示,超過一成民眾仍認為愛滋病是絕症,六成誤以為感染者每天得吞超過十顆藥。感染科醫師表示,愛滋病雖無法根治,但只要遵照醫師指示用藥,能像慢性病得到良好控制,讓感染者保持健康。
根據統計,國內平均每六分鐘新增一名愛滋病確診者,今年新增個案就多了一千三百六十人,相較去年,今年愛滋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八,累計全台愛滋感染人數超過二萬六千人,但規則服藥者僅二萬一千人。
露德協會對一千零七十七名民眾進行「愛滋治療認知調查」,發現一成民眾仍將愛滋視為絕症,無法治療,其中包含具專業知識的醫療人員,近九成認為愛滋治療複雜,六成認為至少得每天吞十顆藥。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感染愛滋病毒不等於得愛滋病,國內雞尾酒療法已實施第十七年,在治療的十二到二十四周內,血中病毒量可降到測不到的地步,增加感染者抵抗力,大幅延長存活時間。
但不少感染者因初期沒症狀,又擔心藥物有副作用,遲遲不敢吃藥。謝思民說,愛滋藥物主訴副作用如頭暈、水便等並不嚴重,愛滋治療已邁向簡單化,最簡單的用藥一天一次吃兩顆,最複雜的一天兩次、各三顆。
有些人覺得愛滋治療不過是「苟延殘喘」,謝思民說,感染愛滋病毒若能好好服藥降低病毒量不發病,其實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但若等到發病才治療,不僅效果打折扣,也可能因抵抗力下降,造成惡性腫瘤或嚴重感染。
他建議,曾發生過不安全性行為者,應抽血檢查;每一、二年應定期追蹤,掌握最佳服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