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冥誕 精神分析影展

 |2006.11.30
94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今年適逢佛洛伊德一百五十歲冥誕,世界各地都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台灣精神分析學會與國家電影資料館共同規畫舉辦「電影與精神分析座談和影展,十二月二日到三十日除了播放難得一見的影片,還有兩場座談會。

最早將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運用於電影藝術的是超現實主義大師布紐爾與達利,他們在一九二八年合作完成的「安達魯之犬」,就是以類似夢境的影像語言來表現人們的潛意識心理。

本次活動展出的電影,都是知名藝術大師的得獎作品,除了「安達魯之犬」,還有布紐爾的「被遺忘的人」、柏格曼的「傀儡生命」、林賽安德遜的「假如」、溫德斯的「事物的狀態」、保羅考克斯的「花癡」、大衛坎能堡的「童魘」。

另外,還有佩爾斯的「男孩別哭」、莫瑞堤的「人間有情天」、尚保鼎的「馬里歐」、霍爾斯琮的「狗臉的歲月」、張毅的「玉卿嫂」,以及「精神病院」與「布藍登?提娜?」兩部紀錄片,分別從成長經驗、性別認同、醫師診療等主題進行心理探討。

至於兩場座談會,第一場由政治大學陳儒修教授與台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蔡榮裕主講;第二場由逢甲大學劉森堯教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許欣偉與台灣精神分析學會學術委員楊明敏聯合主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