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最近氣溫持續下降,冬令進補的人也愈來愈多,不過醫師指出,冬令進補多以偏油、辛辣的食物為主,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胃酸過多,呼籲節制食用,尤其有胃食道逆流者更應特別小心。
新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景盛指出,去年冬天,有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病患,在前一晚與朋友喝酒、吃進補食品,返家後劇烈嘔吐,吐完嘔吐物,還嘔出鮮血,緊急就醫照胃鏡,發現是胃與食道中間的賁門部位出現破裂傷,可能因此才會嘔鮮血。
許景盛表示,胃食道逆流是因賁門括約肌無法正常運作,以及胃排空不良,使得胃內的容物異常回流到食道,刺激食道璧而產生不適症狀,最常見的狀況是俗稱火燒心的胸口灼熱、嗝氣、嘔酸水、咽喉異物感,甚至出胸悶、長期咳嗽等,尤其在吃了過度油膩、太甜的食物,促使大量胃酸出現,狀況會特別明顯。
日前也有一名四十多歲的婦人,連續喝了三天的水果醋,出現嚴重胸口灼熱就醫,發現食道、胃全灼傷,醫師表示,胃食道的狀況因人而異,跟體質很有關連,雖然婦人是依照食用方法食用,婦人女兒也有食用,但女兒並沒有出現灼傷的問題。
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在台灣盛行率約百分之四到十五,看似小毛病,但若胃食道逆流反覆發生,反覆造成發炎、潰瘍等問題,可能進而造成食道癌,因此建議麻辣鍋、薑母鴨、麻油雞等太辣太油的食物,以及菸、酒或太酸的食物都應謹慎食用。
目前胃食道逆流症狀較嚴重的患者,有質子幫浦抑制劑(PPIs)可服用,其機轉為抑制胃酸,治療三個月,症狀約可改善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