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學生周宜瑾設計的「儲能發熱護膝」,不僅是護膝,還能熱敷。圖/周宜瑾提供
【本報台北訊】被稱為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紅點設計獎」,近日公布得獎作品,銘傳大學商品設計系學生周宜瑾,設計的「儲能發熱護膝」獲得概念設計獎,是全球得獎的一百多件作品之一,她下月將和指導教授陳娟宇,前往新加坡參加頒獎典禮。
開學要升大四的周宜瑾,第一次參加國際設計比賽就拿到大獎,她也感到意外。她說,不少膝蓋受傷者需要長期復健,經常要熱敷患處;行動不便的年長者,也希望膝蓋隨時隨地熱敷,來抒解肌肉痠痛,因此她和陳娟宇研發具有熱敷功能的護膝。
周宜瑾說,儲能發熱護膝的概念,來自手搖式手電筒的「磁動發電原理」,手電筒是利用手搖動來發電發光,而護膝則是藉由人走動產生的熱能,將熱能轉化成電能後,再用兩根手指大小的鋰電池儲存,等需要熱敷時,只要按下轉換器,電池電能轉化成熱能,並搭配護膝的發熱絲纖維與遠紅外線布料,十五分鐘內可以維持在攝氏五十度的溫度,幫助減輕肌肉痠痛。
周宜瑾指出,過程中最難的是設計小型發電機,原本想拿現成的改良,但發現尺寸太大,後來經過北科大、台科大的電子科系學生指導,才設計出約一根手指大小的發電機。陳娟宇說,儲能發熱護膝已拿到台灣專利,預計不久後將商品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