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虛擬臉書 人際關係變差

凌昕扶 |2013.08.16
1364觀看次
字級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顯示,臉書用太多,雖會增加網路社交能力,但可能會愈來愈不快樂。我認同這項調查結果,臉書的「虛擬」慰藉已變成了時時刻刻都「需您」關心,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沉溺在臉書世界中,對於身心絕對沒有好處。

我曾經在教室就七年級新生做口頭調查,有學生臉書朋友高達一千二百人左右,最少也有近百人。問學生為何如此熱中,答案是有很多的「書友」足很自豪與炫耀。

每當在放學前拿回導師保管的手機,學生第一時間最關心「書友」的動態與傳遞訊息。當溢於言表的落寞神態出現時,周遭人際關係變得更差。

調查中,發現同班同學成為臉書的朋友比例偏高,明明面對面就互動,竟然需臉書幫忙。

臉書上百無禁忌的宣洩,難保同學間恩恩怨怨,同儕間的糾紛也層出不窮。這些問題,導師與父母都知道,大多順其自然,甚至與他們「做夥」。

臉書有其超連結效應,老師之間的交誼、私密被學生攔截後廣為流傳,傷害的當然是老師,回頭來去怪學生,這又何苦呢?

雖然不能硬性規定學生「節制」,老師與家長應多鼓勵孩子與同學實際交往。當然,不加入他們的臉書行列是基本原則。

凌昕扶(台北市/國中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