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廚偶記 -- 絲瓜

宇文正 |2013.08.12
1925觀看次
字級

我一直對一句台灣諺語心生懷疑:「人若衰,種瓠仔生菜瓜」,比喻諸事不順,可是生菜瓜到底有什麼不好?菜瓜那麼好吃!這不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

菜瓜即絲瓜,是我少數從小就認得──看見藤蔓便能認出的攀緣植物,當然是因為家附近總有人種絲瓜。瓠仔?比較少,南瓜、西瓜、苦瓜不曾見,絲瓜卻非常普遍,走到哪,有棚架處便有絲瓜,即使在鬧區,有時出現一小方畸零土地,便能看見漂亮的黃花像牽牛花一樣攀緣綻放,有的花萎縮了,頂端結出圓柱果實,也總有碩大果實已經垂下。

絲瓜喜歡在夜間開花,雌雄異花同株,為確保結成果實,現代農夫常在夜間為絲瓜授粉,也就是把雄花的花粉沾上雌蕊的柱頭,增加「受孕」的機會。有一年我去屏東高樹鄉任短暫的「駐村作家」,夜晚出來散步,經過網室栽培的絲瓜棚,看見農人在網內忙活,莫不是跟令狐沖一樣想偷瓜?這一問,農場解說員笑說:「他在為絲瓜作媒啦!」我心想:這些花受孕可方便!聞著空氣裡一種巧克力香,那是植物的費洛蒙吧?結實後的絲瓜倒沒有巧克力味了,不然,女人家應該更喜歡絲瓜吧!?

女人有別的理由喜歡絲瓜。前兩年有一陣子跟幾位作家姊姊們聚會時,常見其中一人拿出一個小瓶子彷彿唐門解藥似地交予另一人,我好奇問:「那什麼?」「絲瓜露!」說是她婆婆還是媽媽接的天然絲瓜水,將絲瓜藤蔓切斷,用乾淨瓶子盛裝,最近收集了一些,下回帶給我。其實下回見面往往數月後,這種天然神水保存期限不會太長,我忙說不要麻煩了,但忍不住讚美:「難怪○○姐皮膚愈來愈好了!」絲瓜水、小黃瓜都美容養顏,可見有個「瓜」字的對皮膚都不錯。

我爸媽對養顏沒有多大興趣,但都深信所有瓜類食物都清涼退火,爸老在我耳邊詠嘆瓜的好處,他是所有瓜食的擁護者。小時候台灣的水果技術還沒那麼厲害,我記憶裡每年夏天都會吃一堆完全不甜的香瓜,我一見就皺眉頭:「又要吃『企歸』(台語,大黃瓜)了!」爸卻吃得津津有味。夏天餐桌上更是無瓜不歡,特別是絲瓜。入菜的瓜我卻一點也不排斥,它可以加鹽,不需要甜哪!

熟稔廚事,才懂得食物的真滋味,原來,絲瓜是甜的,那甜,是種雋永的清甘。許多食譜教人煮絲瓜時加水,其實,除非是做加其他佐料的絲瓜,適合較多的水分,以免烹煮過程中佐料乾掉,否則可以滴水不加,卻能得出一盤原汁原味甘甜的「絲瓜露」。

比如絲瓜炒蛋,先打兩顆雞蛋,打散了,少許油,小火炒,炒散、炒熟、炒香,然後放進切厚片的絲瓜,蓋上鍋蓋,轉最小火燜,過程中有時掀鍋略翻一下,以免水分未出來之前黏鍋燒焦了。燜幾分鐘後,水分逐漸釋出,可以完全不管它,讓它蓋著鍋蓋繼續出水,喜歡枸杞的,這時候可以放一點,不需要其他作料。我的炒鍋蓋是透明的,可以從外觀察鍋裡的變化,看見絲瓜整個煮軟了,已經是湯湯水水一鍋,便加少許鹽起鍋。這一道我老公非常欣賞,喜歡舀那湯來喝。搶我的絲瓜露,一定也想青春不敗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