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叔叔健康天地】胃藥如鋁薄冰

廖建民 |2013.08.12
2329觀看次
字級

編案:俗話說:「病從口入」,長期不當的飲食,一直是慢性疾病的主因。期望藉此專欄,讓國人不再為錯誤烹調或不當飲食,而飽受病魔所苦。

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外食頻率高,易罹患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大部分民眾多以胃藥、胃乳來緩解症狀。許多慢性疾病以藥物治療時,同時也會使用胃藥來降低對胃的傷害,因此,多數人有長期吃胃藥的習慣。

根據健保局統計,一年申報的胃藥超過二十億顆,平均每位民眾一年使用超過一百顆。研究指出,市面上八成胃藥皆含有「鋁」成分,因為胃藥是用鋁來中和胃酸,如果服用後能在幾秒鐘內搞定胃痛的胃藥,代表鋁含量非常高,甚至高達二萬ppm!

含鋁胃藥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壁細胞萎縮,長期服用小心有胃炎、胃黏膜、胃消化機能減退等問題。當鋁吃進體內,會取代鈣在骨骼中的位置,導致鈣從骨頭中釋放出來,將出現骨質疏鬆、鈣質缺乏等健康問題。而鋁會在腸胃道中,將抑制鐵的吸收,時間久了可能會造成鐵吸收不足,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頭暈、易疲勞等症狀。

鋁主要的排出途徑為腎臟,若是腎臟病患、老年人、三歲以下幼童,腎功能代謝力不佳,就不易將鋁代謝出去,造成鋁中毒。鋁是一種神經毒素,會損傷腦部神經,造成腦部退化、影響記憶力、反應遲鈍,以及增加阿滋海默症的發生。

不要以為胃痛吃胃藥不會有事情,如果是突發性的胃痛,偶爾吃身體還能代謝出去避免中毒,但只要是藥物就一定會有副作用,若經常性的胃痛,長期服用將會對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千萬不要一有胃痛就吃胃藥,必須從食物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胃痛是如何發生的,而延續去檢討胃痛應該不要吃哪些食物。

「鋁」廣泛地存在日常生活中,像冬粉、油條、麵包、蒸糕、鬆餅、胃藥、使用鋁製鍋具、鋁箔包裝製品等,都可能把鋁吃進體內,日積月累將對健康產生威脅。

(作者為健康飲食專家:廖叔叔健康教學中心負責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