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功女中禮堂 老屋新力融入課程

 |2013.08.12
1627觀看次
字級
國文老張貴松(左一)帶領學生記錄克彬堂改建過程。圖/鄭惠仁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天主教聖功女中有座五十年歷史的禮堂「克彬堂」,是校友與師生共同記憶,為了留住記憶,學校採取改建方式,還融入課程,讓學生分組記錄改建過程,並訪問校友、修女,為這棟低碳綠建築寫歷史。

圖書館主任王之敏表示:「為了拆掉重建或原地改建,大家曾有不同的看法。」最後選擇改建,除了留住記憶,也因加入新的建築與科技元素,讓新舊建築藝術併陳,更增添校園風采。

克彬堂要改建成圖書館,經費並不比重建便宜,但珍貴在共同的記憶。克彬堂南北兩側有大型的檜木製機械式百葉窗,也是建築的主要特色,絕大部分都留下,且將漆面磨掉,還原檜木美麗的紋路。

國文老師張貴松說,克彬堂原來是禮堂,因此有舞台,「沒有舞台,就沒了記憶;空間與記憶的交戰下,最後選擇保留無價的記憶。」張貴松表示,克彬堂是低碳綠色建築,設計理念除增加透光性、通風性,且省電。透過良好的通風,達到涼爽效果,沒有設置冷氣。

為了見證老屋改建的歷史,聖功女中把克彬堂改建,融入國文、生命教育與生活科技課程。二、三年級學生分組記錄改建過程,訪問修女、校友與資深老師,將在明年完工啟用時出書。

學生蔡育岑、江姝宜表示,在觀察記錄中,認識老建築之美,也對府城許多文化工作者正推動的「老屋新力」,有更深層的體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