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方程式》從「沙丘哭聲」談耳鳴

◎邱正宏 |2006.11.28
692觀看次
字級

最近有一則媒體報導,紐西蘭奧克蘭市郊區附近的居民經常在半夜聽到「鬼哭聲」,當地居民被嚇破了膽半夜不得好眠。紐西蘭的科學家為了一探究竟特地住到其中一間民房,最後終於在房子附近錄到這種聲音。

他們錄到的是一種低頻的嗡嗡聲,頻率只有五十六赫茲左右,雖然已經很接近人耳所能聽到的低音極限,但是一般聽力正常的人只要注意聽的話還是可以聽到。雪梨大學物理學教授解釋這種聲音,認為是一種沙丘發出的聲音,而且很可能是地面下的運動造成的,地底下的熱氣上升時通過沙丘中的小孔隙就會發出類似空氣通過管風琴的聲音。

這種持續不斷的聲音對當地居民已經造成禍害,有些人甚至感覺到像耳鳴一般痛苦不已,嚴重影響了睡眠和日常生活。不過嚴格講起來這種聲音並不是醫學上定義的耳鳴,在某種程度上這應該算是一種噪音才對。

耳鳴是指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下腦部感受到聲音的狀態。耳鳴的臨床表徵非常多樣化,可以是單側或雙側,也可能存於腦內(腦鳴);可以是連續音也可以是間斷音;可以是高頻、低頻或其他不同的音色;可能合併聽力障礙也可能聽力完全正常。

噪音則沒有一定的標準。無論音量或頻率,只要是使人感到不舒服或不悅的聲音都可以說是噪音。小孩半夜的哭聲對於剛剛獲得新生命的家庭來說是喜悅的聲音,但是對於隔壁鄰居來說卻是折磨人的噪音。

筆者聯想到美國也曾發生過類似紐西蘭的事件。美國新墨西哥州有一個名叫陶斯(Taos)的小鎮,當地的居民常常會聽到山谷間發出低頻「嗡嗡」的聲音,少數人被這種聲音逼到快發瘋了,但是這種聲音卻沒有辦法用一般的麥克風或偵測儀錄下來,於是美國國會在一九九七年組成一個調查團到當地研究這個怪異現象。

結果他們發現原來這是地震前空間出現怪異的物理變化,導致少數人耳內放電增強的現象。他們稱之為「地震響鳴」。地震前震區上空大氣電離層電子濃度發生急劇的改變,使得自然界出現許多反常的現象,與此相應溫度氣壓的變化使人感到不適。特別是靈敏的耳朵,常常會有耳鳴頭暈等現象。有些人甚至會感到耳痛、頭痛和失眠等。

紐西蘭的「沙丘哭聲」比較像自然界的聲音,而美國的「地震響鳴」則歸因於電磁場的變化。一個是噪音另一個則是耳鳴,無論如何都令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人類追求的總是「耳根清靜」的生活,你說對不對?
(本文作者為景升聯合診所院長、耳鼻喉專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