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盛頓郵報》一九七二年以線民「深喉嚨」的密報揭發「水門案」,擊垮尼克森政府。二○一三年六月,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情報分析員史諾登揭發美國政府全面監控網路個資與電話通聯,他找《華盛頓郵報》(在英國是《衛報》),震撼美國政府。
無數美國政壇人物成也《華盛頓郵報》,敗也《華盛頓郵報》,這家報紙的報導,能令歷任白宮主人和美國政府的政策順利和落馬。這家報紙的影響和讀者遍及整個政治光譜。
《華盛頓郵報》創辦於一八七七年,訂戶一萬,一九三三年破產拍賣,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理事尤金‧麥爾得標,銳意經營,一九四○年代傳給女婿菲利普‧葛蘭姆。
麥爾買下華郵,他說,「這個報紙要向讀者和一般大眾負責,不是向老闆的私人利益負責。」這句話至今是華郵圭臬,華郵因此而與《紐約時報》成為美國新聞媒體雙璧。
一九七一年,《華郵》和《紐時》雙雙刊登美國國防的極機密文件「越戰報告書」,揭露美國政府種種越戰謊言,美國政府興訟不准刊登,兩報勝訴,對爭取新聞自由貢獻莫大。
華郵最知名的報導,是一九七二年頭版頭條獨家報導尼克森的白宮、FBI高層、司法部、CIA,涉入民主黨水門大樓總部被闖空門,名不見經傳的記者伍華德、柏恩斯坦調查撰寫一系列報導,最後尼克森不敵輿論壓力下台,史稱「水門事件」,華郵自此真正聲震全球。
當時華郵發行人是一九四六年上任的麥爾之女凱瑟琳,她從一九六三年起領導華郵三十年,使華郵穩定成長,達於極盛。她廣交美國歷屆政府高層,並參與國際大事,包括台灣的民主歷程,她在一九八七年七月訪問台灣,拜會蔣經國總統。當時擔任口譯的,是現在的馬英九總統。她問蔣經國,台灣會不會解嚴等問題,蔣經國表示,戒嚴法不久就會解除。專訪後,蔣經國送她一束玫瑰,體貼把刺拿掉。七月十五日,蔣經國宣布台灣解嚴。葛蘭姆手上無刺的玫瑰,成為一個舊時代結束,一個新時代開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