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面跪射俑」首現世人

記者鄭淑芬 |2006.11.27
72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Ⅱ」十二月一日起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隆重登場,將展出陜西省考古隊在第二號坑與陪葬坑發現的綠面跪射俑、彩繪跪射俑、青銅仙鶴、石鎧甲等二十八組一級文物,以及新出土尚未發表的春秋戰國青銅、陶製禮器與生活用具等共一百一十六組件珍貴考古文物。

策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博士指出,此次來台展出的兵馬俑,來自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挖掘的二號坑出土文物,以戰車、騎兵、弩兵組成的秦俑軍陣左軍為主。

此次來台展出的展品當中,最珍貴的要屬一九九九年九月間在二號坑所發現的「綠面跪射俑」,即使在西安秦俑博物館也看不到。

此外,另一尊「彩繪跪射俑」頭頂右側綰圓髻、紅色髮帶、面部有紅色顏料、身穿長襦、外著披膊鎧甲、衽上殘有綠色顏料、足穿方口翹尖履、腳上殘有粉紅色顏料、左腿下蹲、右膝著地、身體微右側、雙手於腹前作控弓狀,是兵馬俑中難得還保留有各式色彩的重要彩俑文物,與「綠面跪射俑」同屬一級文物。

另外,二○○○年七月,秦陵封土的北面發現了一組水禽陪葬坑,經過挖掘陸陸續續出土了四十四件青銅鳥禽類的文物,包含了原寸大小的青銅仙鶴、天鵝、鴻雁等等。這次展品中的另一件一級文物─「青銅仙鶴」就是水禽坑內出土的唯一一隻仙鶴,保存得相當完整,不僅身體上的彩繪痕跡及羽毛細紋清晰可見,嘴裡還啣著一個青銅製成的小魚,捕食姿態十分生動。而仙鶴所站立的雲紋青銅踏板,則被推測是當時秦始皇迷信升天思想的表現,像是夢想有朝一日能夠駕著足踩雲朵的仙鶴升天。除了珍貴的秦彩俑及藝術價值極高的水禽陪葬品,石鎧甲亦是此次展覽的重量級展品,它是模仿戰國時期流行的皮鎧甲和鐵鎧甲而製成的陪葬品。甲衣的甲片分為前後上褸、前後下褸、雙肩、前後領口等幾部分組成。此展展出從下月一日起至明年三月三十一日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