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鋁食品 多吃恐神經功能混亂

 |2013.08.03
4718觀看次
字級
「美國泡打粉」遭消基會驗出鋁含量高達5000p.p.m.。 圖/孟祥傑
消基會抽驗三十二件甜點及西點材料,近四成三含鋁。 圖/消基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消基會昨公布食品含鋁抽檢結果,三十二件樣本中有十四件、逾四成三被驗出含鋁,知名零食「可樂果辣起士」、「品客洋芋片(香濃起士口味)」和「易口舒無糖薄荷錠」也都含鋁。消基會說,體重三十公斤的學童,若吃下三個杯子蛋糕和一個黑糖糕,吃進的鋁就達歐盟一周標準的兩倍。

消基會說,鋁對人的腦部組織會造成損害,可能引起精神與神經功能混亂、記憶力和智力退化,同時會造成骨骼含鈣量減少,嚴重時易發生骨折,但我國至今未對食品含鋁容許量訂出規範,反觀對岸大陸都訂有一百ppm的最高含量標準,呼籲衛生主管機關趕快訂標準。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已輔導業者製作低鋁及無鋁的產品,國內也正草擬含鋁膨脹劑的使用範圍及使用限量,草案預計最快今年會出爐。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糕餅、海帶、海蜇皮中因使用含鋁膨脹劑,食藥署去年就進行「國人由膳食攝入鋁之暴露風險調查」計畫,評估國人由飲食中攝入鋁之風險,也設計發送無鋁配方食譜,並在全國北、中、南共辦理三場次業者說明會,向業者宣導減少使用含鋁食品添加物。

國際間對於含鋁食品添加物規定不一,聯合國國際標準委員會(Codex)對於部分含鋁食品添加物尚未制定使用限量,美國、日本也無制定使用限量,歐盟限定海綿蛋糕中鋁含量為一公斤一千毫克;大陸則將產品中鋁殘留量訂為一公斤一百毫克以下,目前國際標準委員會也正在研議是否修正含鋁食品添加物使用標準。

蔡淑貞說,國內目前也正草擬鋁的使用範圍及使用限量,會傾向朝聯合國以及歐盟的標準訂定,預計最快今年能完成草案。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表示,一般民眾都能將鋁排出體外,因為腎臟是代謝鋁的主要器官,因此鋁中毒多出現在腎功能異常的患者上。鋁中毒會引起神經功能問題,慢性中毒則會骨頭鬆脆,建議腎功能不好的民眾應避免使用糕餅、零食等食物。

楊振昌說,多數的科學證據不支持鋁會導致失智,是有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腦中的鋁含量較高,但無法說明鋁是導致失智症的原因,或是失智症造成的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