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計程收費民調出爐,以第三個方案呼聲最高,亦即二十公里免費,這結果出人意料之外,和民眾預期有些落差。
交通部去年提出三種方案,民意多數傾向於「使用者付費」,以里程計費的方式達到公平正義,不獨厚於短程和橫向用路人,當時獲得多數民眾支持。
依照常理來說,駕駛距離愈長,費用相對增加。以第三個方案來看,二十公里免費,二十至二百公里,每公里一點三元,超過二百公里,每公里一元,將造成長程駕駛付費增加。「計程收費」理所當然,為何二十公里卻免費?
政策一旦正式上路,長途增加運輸成本,為了節省開銷,用路人會利用短途,盡量行駛平面道路,可預見的是,各處閘道將塞滿車,地方交通更加壅擠,達不到快速便利的目的。
民眾不滿拿長程補貼短程,是基於公平原則,並非貪小便宜的心態,正所謂「物不平則鳴」,許多國家都採計程收費方式,就是避免引起紛爭。
高公局強調,還會進行財務等相關分析,才送交通部審查。希望高公局懸崖勒馬,重新思考里程計費方案,以符合「計程收費」之名。孫迎春(苗栗縣/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