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六十九歲柯姓老翁某次不小心撞到桌角,起初沒什麼症狀,幾個月後突然產生幻覺、口齒不清、暈眩、腦袋不靈光,拿筆寫數字二卻寫成三、手握不緊筷子,經診斷為左側硬腦膜下出血。所幸在醫師連夜趕回醫院動手術,該老翁隔天就恢復清醒。
北市立聯醫忠孝院區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說,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好發於老年人,十個求診病患中有五個是年長者,且經詳細詢問病患病史,約有五成的病人溯及症狀出現前一至三個月,曾經有過頭部外傷的病史。
林牧熹說,一名六十八歲陳先生在一場小車禍發現有頭部外傷,車禍後三個多月,突然頭痛欲裂、持續噁心嘔吐而送至急診,診斷為右側硬腦膜下出血。經他緊急腦部手術取出血塊後,隔天病人就恢復清醒。
他說,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但傷勢卻持續進行,顱內滲血形成血腫塊,不斷增加顱內壓力並擠壓腦組織,導致頭痛、嘔吐,嚴重甚至會昏迷、有生命危險。
接近父親節之際,林牧熹提醒家中子女,多關心父親健康,發現症狀及早送醫,呼籲千萬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