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吉娜兒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一名身高正常的小二女童,體重竟然飆破七十公斤。女童的母親帶她前往醫院就診,醫生發現女童罹患了糖尿病,詢問她的飲食習慣,女童一臉無辜地說:「我沒有特別愛吃啊!」仔細問診後,才發現問題的癥結點。原來該名女童真的沒有特別貪嘴,但她習慣三餐飯後來杯珍珠奶茶,這些珍奶就是讓她發胖並罹患糖尿病的元凶。
孩童的飲食習慣,很容易跟隨一輩子。根據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小胖子長大後繼續成為肥胖的成人比例非常高,追根究柢,在於兒時的飲食習慣。幼時喜歡吃巧克力、蛋糕等甜食的人,成年後依然經常食用這些甜點;小時喜歡吃炸薯條與巨大漢堡的人,長大後多半也繼續以漢堡、薯條解決一餐。
台灣人亦然,老一輩的人小時候經常食用醃製品,即使高齡七、八十歲,醫生告誡少吃些醃製食物,許多長輩還是無法改變其飲食習慣,不知不覺中就攝取過多高鹽分的食物,增加腎臟的負擔。因此,良好的飲食觀念應從小建立,免得孩子開始談戀愛之後,為了戀愛對象而必須辛苦減肥。
那麼,該如何讓孩童少吃垃圾食物糖果、甜甜圈之類,或油炸類食物薯條、炸雞塊等高油脂食物呢?把糖果藏起來嗎?美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蘋果餅乾鎖在櫃子裡,每隔五周才打開鎖,讓孩子們大快朵頤二十分鐘,另外把桃子口味的餅乾放在不上鎖的零食櫃裡。實驗結果出乎意料,發現孩子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要如何打開櫃子的鎖,去偷拿蘋果餅乾來吃,而容易取得的桃子餅乾卻不受青睞,沒有被吃光。
過去台南也曾出現一則新聞:一名幼稚園學童為了拿外婆放在高處的巧克力而跌成腦震盪。由此可知,完全限制孩童不吃垃圾食物是沒用的,應該減少垃圾食物的攝取量,而非完全阻止他們食用這些沒營養高熱量的食物。此外,父母親也要以身作則,如果父母經常吃青菜、水果,自然也會讓孩子從小養成吃青菜、水果的習慣,那麼,養出小胖子的機率自然減少許多。
還有一些習慣是必須讓孩子戒掉的,例如邊吃飯邊看電視。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邊吃披薩邊看電視的孩子們,與在餐桌食用披薩的孩子們相比之下:邊吃披薩邊看電視的孩子比在餐桌食用披薩的孩子熱量多攝取了二百五十大卡。所以,建議父母親不要讓孩子養成邊看邊吃的習慣。
此外,孩子們比較不知道節制飲食。對於喜愛吃的食物,例如洋芋片,今天給他吃十片,明天不注意的情況下,可能吃下整罐洋芋片,身為父母應該隨時注意孩子飲食的攝取量。
以下提供一些原則供家長參考:
一、主食類最好選擇未精製的食品,如糙米、全麥麵包或雜糧饅頭。
二、蛋白質食物選擇瘦肉、新鮮的魚、雞蛋或豆類。
三、牛奶是鈣質攝取來源之一,讓孩子養成喝低脂牛奶或無糖優酪乳的習慣。
四、水果與蔬菜可以多吃,這一點要父母親以身作則比較好。
五、少食用高油脂食物,家裡盡量不放油炸的零食,外出上餐館也少點油炸、燒烤類食物。油炸類食物易引發肥胖,燒烤類吃多了容易得大腸癌。
讓孩子從小養成吃有營養但無健康負擔的食物,將來孩子會感激您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