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天表示,目前政府施政面臨治標及治本兩難,振興經濟立即性措施應從制度和支出改造做起;他並建議建立「國家建設基金」,解決公共投資財政短絀的問題。前副總統蕭萬長則建議廢除兩稅合一制度,並在加值型營業稅中加徵教育捐,以充裕重大施政的財源。
管中閔在聯合報系「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會」引言中指出,政府支出結構僵化,總預算中有七成是法定預算,就像人的肌肉中,全身有七成僵化不能動彈,以致政府施政受到侷限。
管中閔認為,振興經濟的立即性措施可從政府制度和政府支出兩個改造做起。政府制度改造包括加速工業區土地取得和環評機制改變,雖非馬上顯現效益,但可宣示台灣改善投資環境、強化行政效能的決心,增加招商誘因。
他說,政府預算應配合政策有輕重緩急之分,國內預算一年審一次,遇到經濟不景氣時,若編列預算振興經濟,往往要兩年後才能真正發揮功用,恐緩不濟急;若成立國建基金,可發揮即時穩定經濟局勢的作用。
不過,管中閔會後說,國家建設基金的構想,目前還在經建會內部討論,還沒確定前不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