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尋源尋緣」為主題的二○一三年兩岸城市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共展出學生的創意族譜作品九十三幅。圖為台北市石牌國中的學生林子涵(右),向福州小朋友及家長介紹她的作品《代代相傳》。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三年兩岸城市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昨日在大陸福州市舉行。展出的九十三幅作品從兩岸青少年的獨特視角,通過福桔、芒果樹等創意載體,演繹「尋源尋緣」主題。
「我用福桔代表尋根到福州源頭,也代表福桔播種代代相傳。」台北市民生國小四年級的壟季宏向大家介紹作品《壟氏一脈福桔相傳》時說,他的祖父母都是福州人,跨海來到台灣,從小他就經常聽爺爺說起福州的事情。壟季宏的媽媽陳文瑜則說:「我們一直追溯到祖先五代,發覺有這麼豐富的一個歷史故事。對小朋友來說,溯本求源、飲水思源的概念特別好。」這次壟家的奶奶、姑姑、姑丈也跟著來福州,比賽之餘,一家人還要去拜訪福州親戚。
此次聯展為期三天,共展出福州市作品五十五幅、台北市作品三十八幅。昨天活動開幕式在福州格致中學鰲峰書院舉行,有來自兩岸、共兩百多名中小學師生家長參加。「我來自易學世家,我用指南針和八卦圖展示家族故事」,特等獎獲得者、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的林燁鵬,全家用了半年時間籌備,除了請教美術老師,還結合了家族研究《易經》的優勢,獲得評審讚賞。而來自台灣的小朋友,展示阿公的芒果樹、爺爺傳給爸爸的鎖店等承載家族記憶的東西,象徵代代相傳的家族血脈。兩岸青少年創作各式各樣的創意族譜,引人讚嘆;展覽現場還展出來自福州的電子形式族譜作品十七份。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台辦從二○○九年開始與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合作,每年由福州與台北輪流舉辦青少年創意族譜聯展。台北市文獻會副主任莊永明表示,這是第五次舉辦族譜聯展,展出的東西愈來愈活潑。今年也首次出現電子書族譜,接下來還計畫推出微電影族譜。「現在很多小朋友喜歡玩手機,如果每個人把照片、素材整理剪接,做成微電影族譜,效果會很好。」莊永明說,過去大家覺得族譜是冰冷、古板的東西,現在通過創意活動,全家總動員,了解家族故事,特別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