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慈法師兄妹 30年收養20多孤兒

 |2013.07.17
15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隴川縣觀音寺,惟慈法師站在大殿內敲著木魚,身後有十多個孩子正打坐念經,這些孩子都是他收養的孤兒。

惟慈法師是緬甸華僑,父母早逝,哥哥六歲出家,他被一戶人家收養,直到十四歲才與哥哥相認。十六歲時,哥哥帶他回到中國尋根,希望能夠在中國弘揚佛法。一九九八年,惟慈法師在雲南昆明筇竹寺受戒。

隴川縣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緊鄰緬甸北部毒品主產地。一九八○年代開始,惟慈法師和哥哥開始收養因毒品、愛滋而失去父母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大多來自緬甸。為了給他們找合適的住所,二○○六年,他在隴川縣租賃了觀音寺,目前寺廟裡有十多名孩子,十多人的生活經費,主要是來自兄妹倆為人誦經祈福,還有香客的捐助。

三十年來,惟慈法師和哥哥先後收養了二十多名孩子,他們教導孩子勤儉節約,雖然生活很艱難,這些孩子也都很懂事,很小就學會洗衣、洗碗等家務活,而且在規律的作息和素食養生下,大多數孩子的身體都很健康。

「這些孩子們遭遇很苦,我唯有日日誦經,為他們消除孽障,希望為孩子們種下一顆善根。」惟慈法師並不勉強孩子必須要修行,或者規定學習時間,他們坐不住的時候可以起身去玩耍,盡可能的讓孩子享受一個快樂輕鬆的童年。

「曾收養過只有兩個月的小孩。」雖然惟慈法師在收養孩子前,並沒有任何照顧孩子的經驗,但看著襁褓中孩子,他又心疼又無措。而當年收養的嬰兒,現在在仰光佛學院深造,偶爾回來,還會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誦經。

惟慈法師希望學齡的孩子能接受正規教育,未來融入社會中。不過隴川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韓琴雅指出,觀音寺的情況很特殊,因為孩子多是緬甸人,所以無法按照正常程序取得身分證明,「我們已經與相關部門聯繫,看是否可以把他們遷往隴川縣兒童福利院。」不過許多孩子卻不願意離開,因為對他們來說,與暮鼓晨鍾、木魚誦經聲相伴,已經成為了生活裡必不可缺的部分。

「孩子們的未來由他們自己決定。如果願意,可以留在寺裡繼續學習;如果佛緣深厚,可以到佛學院去深造;如果還俗,可以找份工作。不管是工作或成家,只要能好好做人,都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惟慈法師強調,希望孩子能夠在寺廟裡先學會找尋「本心」,只要本心良善,就不會輕易被物質誘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