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昨天召開專家會議,確診自三例野生鼬獾遺體檢出狂犬病,不排除被走私動物咬傷所致。圖/本報資料照
【本報台北訊】台灣出現五十年來首例動物狂犬病例!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昨天證實,已從三隻「野生鼬獾」遺體檢出狂犬病,且農委會將拾獲染病鼬獾的地區包括南投縣魚池鄉及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列為狂犬病首要風險地區,並請臨床醫師及民眾注意。農委會防檢局已提供發現這三例的雲林及南投山區一點二萬劑疫苗免費施打。
特生中心獸醫詹芳澤說,發生狂犬病的原因,可能是民眾走私野生動物,棄養野外咬傷野生鼬獾所致。
由於國內學者自死亡的野生動物發現疑似狂犬病病毒事件,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昨天邀集相關單位與學者專家討論,確認自南投縣魚池鄉及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拾獲的三隻鼬獾感染狂犬病。
家畜衛生試驗所長蔡向榮指出,農委會特生中心去年推動「野生動物疾病監測計畫」,原本偵測一般疾病如犬瘟熱,今年加入狂犬病,原因之一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請各國注意狂犬病防疫要鎖定野生動物,加上台大獸醫專業學院解剖死亡野生動物遺體有所發現有關。
他說,昨天召開專家會議確認的三例狂犬病陽性檢體,二例分別是去年十一月(雲林古坑)及十二月(南投魚池)來自特生中心救治民眾送醫不治的鼬獾。
另例,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龐飛說,去年五、六月,南投溪頭育樂中心獸醫背景的替代役男,將鼬獾送予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博士班學生、具二十年獸醫師資歷的邱慧英檢驗發現。
龐飛強調,由於後送野生動物遺體白鼻心及鼬獾同樣有癱軟症狀,顯示腦部受侵害;但一檢驗發現,白鼻心是犬瘟熱,鼬獾卻不是;參與工作的邱慧英再比對各種物種的犬瘟熱,最後發現是狂犬病。
他說,原本先做的是核酸檢驗,因OIE認為活體檢驗較精確,但取得的鼬獾都已是遺體,所以再做基因定序、免疫化學染色以及免疫螢光抗體檢驗,結果都是陽性;再送農委會家衛所檢驗確認,結果也都是陽性。
蔡向榮表示,會盡速將專家會議結論送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然後由防檢局向OIE通報。
亞洲原本只剩日本及台灣為非狂犬病疫區,中國大陸一年就有一千多人死於狂犬病,美國也是狂犬病疫區。
專家呼籲,民眾不要擅自走私飼養野生動物,又棄於野外,影響國家成為疫區,可能牽動相關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