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代表隊赴丹麥哥本哈根參加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奪下三金二銀的成績,其中張文于(左一)總分排名世界第五,是今年台灣代表隊最佳成績。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台灣高中生組隊前往丹麥哥本哈根參加「二○一三年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共拿下三金二銀好成績,與伊朗、泰國和美國並列國際第三名。其中,成績最好的是就讀雲林縣正心高中的張文于,總分排名世界第五。教育部表示,獲獎學生除可保送或推薦到大學院校各學系就讀,榮獲金牌者可獲頒二十萬元、銀牌者亦有十萬元獎金。
「過往奧林匹亞競賽都是華人學生的天下,但今年則有其他國家崛起,像匈牙利與美國就各拿下理論組與實驗組第一名」,擔任此次領隊的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賈至達表示,比賽主要是測驗高中生的物理邏輯與動手做實驗的能力,選手需歷經理論與實驗競賽的輪番考驗,才能脫穎而出。
賈至達表示,台灣隊表現還是相當不錯、反應快速,但今年出題靈活,較偏應用性,包括冰層、隕石等題材入題,對歐美學生來說可能比較熟悉,往年表現突出的幾乎都是華人學生,今年理論和個人最高分是匈牙利學生,實驗組則是美國學生表現較突出。
賈至達說,今年獲得金牌的共有三人,包括就讀雲林縣私立正心高中的張文于、建國中學的羅鈺凱及武陵高中的羅宗祐;而獲得銀牌的則是就讀台中一中的薛景中與彰化高中顏銓逸。五位學生中,以張文于成績最好,總分排名世界第五,從小就喜歡數理的他是許多理科競賽常勝軍,未來可望保送台大電機系,並計畫之後出國留學、擴展學習視野。
物理奧林匹亞競賽今年邁入第四十四屆,共有八十三個國家、三百八十一名學生參賽,在經過一番激烈比賽後,成績最好的是中國大陸與韓國,各獲得五面金牌;俄國與新加坡獲得四面金牌;台灣、美國、伊朗和泰國各獲得三面金牌;越南、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則各獲得兩面金牌;另外,保加利亞、印度、以色列、立陶宛和波蘭等國亦拿下一面金牌。
教育部表示,台灣學生從一九九四年組隊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以來,表現可圈可點,參賽迄今獲得的總獎牌數為五十金、二十一銀、十八銅及八面榮譽獎,且近十年國際平均排名都在前五名、好表現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