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田中高中教師 鄒美玲
文/彰化縣田中高中教師 鄒美玲
人間福報,時而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教導為人處世的道理,時而用詼諧有趣的筆調佐以生動的圖片,介紹令人會心一笑的奇人妙事。心想:這不就是我要找的最佳讀物嗎?決定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對學生的「改造計畫」!
起初,我要求學生閱讀人間福報,再從中選擇一篇有興趣的文章,貼在白紙上,並用螢光筆畫出佳句,再寫出五、六百字的心得。剛開始他們會抱怨,但經慢慢練習、討論、觀摩,卻激盪出不少火花,學生感受到作者心境,字數也漸增,加上獨一無二的插畫,立即擁有一篇圖文並茂的閱報心得,並在課堂上分享得意作品!讓我驚訝的是,幾乎每個人都能侃侃而談,眼中散發出自信的光彩,成就感自是不言而喻!
暑假作業也以手工書的形式來呈現讀報心得。開學後,翻閱各式美侖美奐的手工書,可看出他們的用心與創意。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同學的手工書收錄的文章全是涵女士的專欄文章,他說:「涵的心涵語專欄都是從生活中的瑣事寫起,讀來溫馨又親切,讓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得到一絲絲的平靜與慰藉」。而班上的衛生股長,收錄的文章則是「阿芬家事愛地球」的文章,她認為既然身為衛生股長,當然有責任教同學用最環保又省錢的方法打掃環境,此外又可以在家裡幫媽媽做家事,真是一舉兩得呢!
經過了一年的訓練,我發現孩子會自動翻閱福報,也會討論文章內容,不像以前只談些和電腦遊戲相關的話題。記得有一次課堂上剛好討論到為社會默默付出的人,孩子馬上此起彼落回答有捐小錢作愛心的陳樹菊女士、為窮人奉獻的德蕾莎修女、辦人間福報的星雲大師……,覺得自己也應該為社會做點什麼?這樣的回饋是以前從來沒有的,學生在經過這一段時間閱讀文章的潛移默化後,除了變得勇於發表意見、主動尋找資料外,國文能力也顯著提升,改變了他們的談吐,變得有禮貌,不再粗俗,更可貴的是,能夠以同理心對待他人,幫助弱勢同學,並且開始關心這片屬於我們土地上所發生的大小事,積極參與學校與社區的活動,這真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