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母胎醫學會成立大會昨天舉行,發起人林口長庚醫院產科主任鄭博仁指出,比起侵入性的羊膜穿刺、抽羊水,準媽媽對基因篩檢的接受度較高,但每一項檢驗所費不貲,建議民眾可到有遺傳諮詢中心的醫院徵詢第二意見。
鄭博仁說,母血篩檢可提前在懷孕十二周得知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胎兒性別」只是附帶結果。醫師可告知母血篩檢是否唐氏症,不告知男女;到了懷孕二十周以後的超音波檢查報告,本來就有「性別」欄位,孕婦屆時就能得知胎兒性別。
他認為,母血篩檢優勢是懷孕初期就知道結果,但應有「檢查項目」、「告知時機」、「遺傳諮詢」等配套,他曾檢出只有一條X以及XXY性染色體異常的案例,孕婦經諮詢得知不會影響胎兒智力,決定生下孩子。
另外,粒線體異常、血友病等罕見疾病是性聯遺傳疾病,性別決定是否帶因、發病,鄭博仁認為,雖然並非母血篩檢,然而牽涉胎兒性別,應以專案方式辦理。
鄭博仁說,業者大都採代檢代驗模式,產科門診代收檢體,由業者寄到中國大陸等境外的核心實驗室代驗,雖然醫療機構與業者簽約代驗前已做考察,但若有第三公正單位訪查,更能確保檢驗品質。
他表示,近年基因檢測過度商業化,甚至生技公司以此標榜,進而上市上櫃,未經認證的醫療機構也紛紛自行發展檢測,跳脫遺傳檢測的認證程序,建議衛生署及新成立的衛生福利部以及相關部會嚴格把關,民眾也應選擇認證通過的正規醫療院所進行篩檢。
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陳明則強調,產前基因篩檢不能當成算命,應考量家族史等因素慎重選擇項目,針對唐氏症、血友病、玻璃娃娃,黏多醣症等會對胎兒嚴重致殘、致死的遺傳疾病,進行篩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