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文物】下雨天遇見兩座碑刻

許映鈞 |2013.07.10
1260觀看次
字級

被大雨留在歷史博物館中,正好放慢腳步。

為了溥心畬而來(逸筆儒風:溥心畬書畫展)。溥儒,出生於恭親王府的舊王孫,歷史上鼎鼎大名恭親王奕訢的孫子。也曾被慈禧太后召見作為繼承光緒皇帝龍位的候選人,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皇家血統只是背景,溥心畬傳世的名聲仍建立在他大書畫家的身分上。當年人稱「南張北溥」,其用意還是在拉抬張大千的名聲!

溥心畬的書畫極好,雖然我不是太懂,只抄了二句題畫詩:「澗邊水帶朝霞色,石上苔留香雨痕」,悠然對照窗外夾帶雷聲的大雨滂沱撲落在荷花池上。

這歷史博物館真是個好地方!沒有吵雜的人聲,文物、展場不多不少,正好讓人走上一個半天或全天。

這個下午,從西元前三、四千年的新石代陶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漢代葬墓、唐三彩、明清漆器、到民國抗戰史料,真的是上下六千年,縱橫九萬里,而門票只要三十元,光吹冷氣都值回票價,全世界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情!

精采的東西太多了,但有兩塊碑值得一記:

東漢末年,經過數百年的口述傳抄,經典散失,訛誤甚多。大儒蔡邕等人自漢靈帝熹平四年(西元一七五)至光和六年(一八三),以隸書刊刻《魯詩》、《周易》、《尚書》、《儀禮》、《春秋》、《公羊傳》及《論語》等七部經典,共四十六塊巨大的石碑,立於國都洛陽城南「太學」講堂前東側,以為定本。

當時每日前來抄寫的學者、儒生人數之多,造成當地交通嚴重堵塞。這是漢帝國在末世裡的強盛文化,之後,此碑毀於董卓。再接下來就是三國時代了!

唐太宗時,魏徵曾加以收集保存,但殘片已不到十分之一,後又散佚。從宋朝到近代,陸續有殘片出土。

迄今出土面積最大、字最多的一塊,就放在南海路上的歷史博物館裡,而且另有一塊雖非最大,但面積也差不了太多的殘片一同展示。這兩塊碑石記載著《公羊傳》的內容,上面的漢隸刻得非常漂亮,幾乎沒有磨損。可惜大多數的參觀者總是匆匆走過。

看取漢家何事業?徒留殘碑雨聲中。

繞行到三樓展場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壁上,展示著一塊既不大又不起眼的黑色石碑——〈皇明監國魯王壙誌〉,是明末魯王的墓誌銘。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劉占炎中校率部隊在金門舊金城古崗湖西側構築砲兵陣地,炸山採石,無意間發現一座古墓,墓中有此古碑一座,乃確知墓主身分。

明末當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南明的小朝廷就在中國南方乃至台灣、緬甸四處逃命。福王、魯王、桂王、唐王、潞王等等,先後或同時成立,或稱帝,或自任監國,最終一一滅亡。

魯王最後逃到了金門。曾有傳言魯王是被路線不同的鄭成功丟到海裡餵魚云云,然此古墓之發現,還了國姓爺一個清白。

依此墓誌銘,魯王後來尊奉永曆為皇帝,和鄭成功的基本立場尚屬一致。而其「素有哮疾」,金門的大風恐不利於氣喘體質,「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死於上呼吸道的急症,得年才四十五歲。

末世王孫,窮途潦倒,「謹按會典親藩營葬,奉旨翰林官撰壙誌。禮部。聖天子遠在滇雲,道路阻梗,末繇上請,諸文武敘王本末及生薨年月,勒石藏諸壙中,指日中興,特旨賜諡改葬也,亦定備考訂云。」魯王身故之後,無法通知永曆的小朝廷,也得不到朝廷的諡號,只能由家臣先行處理。而其所待明室中興之日終不至,亡國之後,墓亦隱入荒煙蔓草中去了!

有趣的是金門有兩個魯王墓。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金門發現了一座古墓,當地文士考據歷史,認為是魯王之墓,就上報朝廷,修了一個魯王墓。在真正的魯王古墓出土後,文建會委託教授專家開挖古墓,發現應是一位宋朝命婦的墓葬。此婦人被當成王爵禮拜多年,不知可否也算是一段奇遇?

魯王死後雖然蕭索,仍有家臣貼心安排,「卜地於金城東門外之青山,穴坐酉向卯,其地前有巨湖,右有石峰,王曾遊其地,題漢影雲根四字于石。卜葬茲地,王顧而樂可知也!」

然而,古墓與砲兵陣地孰者為重呢?民國四十八年冬天,蔣介石總統巡視金門,指示魯王骸骨遷葬太武山西麓小徑之南,毫無特色的墓地三年後完工,五十二年二月四日舉行安葬典禮。這麼一來,魯王之靈想「顧而樂之」也不可得了!

古墓既已不存,墓誌銘〈皇明監國魯王壙誌〉也就失去現地保存的意義。只能在這歷史博物館的一角,和被大雨留住的我,沉默的對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