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邁向千億元規模的上銀集團,決定自行培育國際行銷人才,董事長卓永財感嘆台灣人才難找,就連只要會英文的人才都不容易。
這讓我想到曾看過的一篇報導,裡面提及哈佛的教育專家瓦格勒所說的一句話:「世界不在乎你懂甚麼,而是你如何學以致用?」
因為在工作場所中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大學裡根本就沒教,加上現在雇主期望應徵者能證明自己可以創造附加價值。文憑,已經不再是雇主要求的主要核心能力了。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近期的幾次演說,不時勉勵青年,要與全球競爭,找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培養自己不可取代的能力。阿里巴巴集團的創辦人馬雲也說過,學校需要的是知識,創業需要的是智慧。
據悉,今年歐盟國家的青年失業率達到史無前例的歷史新高。希臘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點五,西班牙與葡萄牙則是每兩名青年中就有一人失業,義大利每五名青年有兩人失業。
台灣各大學院校已陸續舉行畢業典禮,或許有些人會繼續留在學校深造,有些人可能直接踏入職場。不管選擇哪條路,培養終身受雇力是不可輕忽的一門課程。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跟馬雲一樣走創業之路,但是,懂的如何學以致用,肯定是在大環境競爭中的必備條件之一。
若不想被大環境淘汰,我們都要付出行動,進行改變,不斷追求新知,學習新的工具,以因應這個時代的需要。
如同《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所建議的:政治人物不應討好大眾,企業的責任不是對員工終身的僱用,而是鍛鍊工作者的「肌肉」,意即可攜式實力及終身學習的機會。而父母也不該再寵小孩,而是要讓小孩知道現在的世界是怎樣,想要有競爭力就必須付出麼樣的代價。
所以,在文憑之外,我們更應該在意現在能做什麼,以及在不斷自我充實之後,還能有甚麼致勝的本事。
Eileen(台北市/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