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為花開」取自李商隱的詩句,原詩為:「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曾醒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人生旅途中,迷路是常事,原因各不同。為了欣賞沿途的美麗野花而迷途,卻讓人意興風發,詩意十足;或許耽擱一點時間,卻是一種情趣,一種調劑,讓生命增加風采,讓生命添加繽紛,是值得的。
每次登山,由北投翻過大屯山系,經興福寮到淡水,總是走不同的路,有時漫不經心,有時故意迷路,雖然摸摸索索,耽擱時間,但在迷途過程中,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奇與浪漫。
有時走到一條「死路」,正在徬徨懊悔之際,抬頭卻發現一棵不知名的樹,開滿奇花異卉。有時突見百年老樹,棲滿嘰嘰喳喳的鳥雀。有時則是不知名的野花,繁華似錦,頓時令人心神蕩漾,大叫「迷路真好!」
也曾看過荒廢的古屋、報章雜誌介紹過的私人景點,也曾邂逅舊雨新知,握手聊天擁抱。更曾「不慎」走入人家庭院,受邀喝茶,享受陌生的人情與溫暖。當然也闖過私人墓園,體會人生的跌宕無常。
當在人生道上迷途,不必心慌意亂,轉換個心情,「迷路為花開」,梳理一下思路,康莊大道忽在眼前。
(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