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漁民 樂清海中垃圾

 |2013.07.03
1619觀看次
字級
今年新港區漁會漁民節特別為吳友創設環保義工獎。圖/李蕙君

【本報台東訊】台東成功鎮八十九歲吳友每天早、晚到新港漁港清理港泊垃圾,持續三年;他說,討海五十多年,最討厭海上垃圾,會影響漁船作業,這幾年身體較好,到漁港打掃兼運動,回饋海洋;港區很大,他每次從南到北撈垃圾要兩小時,卻不嫌累,要做到身體不能做為止。

新港區漁會近日慶祝漁民節,首創環保義工獎表揚吳友。純樸的吳友以平日短褲打扮前往受獎,他說:「我早上才去撈完垃圾,下午也要去。」

吳友年輕時以打漁為生,他說,時常會遇上「垃圾潮」,大批木柴、垃圾隨洋流漂動,漁船必須躲避,免得垃圾捲入馬達、破壞葉片,還得花一筆錢修理。

退休後,他雖患有高血壓、膽結石,胃也出問題,但他還是常到港區走動,發現港口海面最常見的漂浮垃圾就是飲料罐、零食袋,也見過尿布、拖鞋、紙袋等千奇百怪、不應丟入海中的垃圾;三年前他身體狀況較好,開始做港泊清潔工作。

吳友自製長約一百五十公分的打撈網,每天從家裡徒步到港口,自南邊的港口停泊區開始打撈垃圾,直走到北邊停泊區,沿途也清理周邊環境,每次得花兩小時才做完;吳友說,他都是清晨四點、傍晚五點前往打掃港區,海風吹來涼爽,他不覺得累。

他還曾撿到皮包,幫助一名大陸漁工拿回丟失的一萬五千元工資。吳友說:「有時一次就清出一大麻袋垃圾,我心裡很難過。」大海資源並非取之不盡,隨手丟棄的一小片垃圾都會影響生態,有時漁民還會在大魚胃內發現垃圾;吳友期望更多人一起加入環保行列,他說,港區每天都有垃圾等著他去清,他要盡己之力來回饋海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