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 從大荒山到大觀園──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朱嘉雯 |2013.07.02
2295觀看次
字級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紅樓夢》第一回伊始,即將故事寄託在一個廣闊無垠的神話時空裡。那補天所遺之頑石,被棄置在洪荒杳冥、無涯際無終始、無喜亦無悲的世界,直到它幻形入世,落在大觀園的溫柔富貴之鄉裡。

石頭在花柳繁盛的經驗世界裡,領略諸般情態,深受風花雪月、氣象萬千所感,竟也曾流露出自己的想法:「只見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此時自己回想當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淒涼寂寞,若不虧癩憎、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按此時之景,即作一賦一贊,也不能形容得盡其妙,即不作賦贊,其豪華富麗,觀者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這工夫紙墨,且說正經的為是。」

作者順筆插敘了石頭的心思,當下將《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連接起來,從大觀園到大荒山,原來只是一念之間!熱鬧繁華與寂寞淒涼,其實也就是生命一體的兩面,猶如林黛玉與賈寶玉在《牡丹亭》和《西廂記》裡,感受到人生花季最幸福的時光,卻也正是生活中紛擾煩憂最難以排遣的時刻!

大觀園與大荒山是每一個人心靈的兩重世界,我們不斷地在夾纏看似矛盾衝突的處境中,探索、追求精神的歸宿,然而精神的家園依舊離我們很遙遠!

儘管如此,兩重世界的辯證與對話,依然豐富了我們的心靈。我們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一直是個人信仰與價值追求的問題。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和鳳姐兒中了魘魔法,危在旦夕。此時,木魚聲便在遠處清晰地響起。和尚感嘆:「青埂峰一別,展眼已過十三載矣。今被聲色貨利所迷,故而不靈驗了!」饒是通靈的石頭也不免在人世間迷失方向,何況凡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