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三軍五校入伍訓練昨天開訓,二百八十位新生上周才到陸軍官校報到,前天已有二十五人害怕入伍訓練辛苦,反悔念軍校,申請離開。據悉,有些人離開的原因竟是不習慣一大早清晨五點半起床。陸軍官校表示,自願放棄者以不適應居多,人數差額已經補齊。
由於退訓比例不低,所以部分媒體對這些「草莓族」多所微詞,但就整體軍校招生而言,雖然國防部認為「缺額由備取生遞補,所以軍校學生素質不受影響」,但因這些學生都是公帑培育的未來軍官、警官,潛能與敬業不能輕忽,現階段招生方式應有所調整。
由於經濟不景氣,不少年輕學子棄文從武,報考軍校、警大,或許他們在體能條件上都有一定水準,但若無法適應新訓而要求「退訓」,或許情有可原。
這些未滿二十歲的高中畢業生在報考前,對軍、警院校所知有限;軍警的訓練強調「紀律」與「規律」,但他們在高中時代自由、散漫慣了,忽然間需要一板一眼的絕對服從,一時之間要學會「忍耐」,還真困難,所以筆者認為,軍校、警大的招生廣告,除應盡量向高中職學校做明確分析外,兩階段錄取方式也是必要的。
當某些報考軍警院校的考生圖的是「無後顧之憂」,自然能吸引原本可念國立大學的高三畢業生。殊不知,軍警院校的學習內容有別一般大學的「自由學風」,將來畢業後,通常得離家保國衛民,也必須任勞任怨職司人民保母,若無絕對「修養」與「艱忍不拔」的意志,很難完成訓練與學業;如果因半途而廢休學、提早離開工作崗位,賠償公費事小,浪費國家資源的栽培茲事體大。
若能比照某些大學在甄選新生時先做「性向測驗」,讓不適合的新鮮人「知難而退」,篩選出較能從軍從警的人才,或許是更理想的招生方式。林泉利(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