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日前到台灣大學發表演講,題目是「民主的守護者」。諷刺的是,他沒講幾句,一群台大學生高舉海報抗議,演講被迫中斷十幾分鐘,學生最後被校警請出場。
郝柏村面對突如其來的抗議活動,並沒受到太大影響,他隨後表示「說別人鎮壓,他們也不應該鎮壓別人發表意見的自由」,此話正顯示大學生的蠻橫。
前年三月台中市胡志強市長參加研討會,被大學生嗆罵「為甚麼出賣台灣」;去年底清大陳姓學生在立法院嗆教育部長蔣偉寧「滿口謊言、偽善」。
以上兩件事凸顯大學生思想自主,善用時機表達意見,卻不知分辨場合,毫無理性的抗議反讓人覺得幼稚。
英國的肥皂箱演講受到舉世尊崇,原因是站在肥皂箱上,在適當的地點針貶時事宣揚理念,只要走下肥皂箱就噤口不談。換言之,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說對的話,才具備民主素養。
台灣早已邁向民主自由,可以容納不同的意見,每個人都可表達政治立場,甚至批評國家政策和元首,絕非定於一尊的「一言堂」,這是先賢烈士奮鬥的成果,國人自當珍惜。試想台灣若是沒有民主,大學生能嗆聲嗎?
大學生熱中政治,大可依法申請上街頭示威抗議、到立法院旁聽觀摩、參加環保生態保育、反核四行腳等,都是生活體驗;甚至參選民意代表實踐政治理想、造福黎民百姓,都是很好的選擇。以拉布條、寫標語和高聲喊叫的方式企圖打斷他人的演講,只顯得自己沒修養罷了。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主張言論自由,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大學生動不動就嗆聲,離言論自由的精神還遠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