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生活簡陋一至於此,但卻覺得樂在其中呢!
《朱子語類》記朱熹言:「此樂與貧窮自不相干,是別有樂處。如氣壯之人,遇熱不畏,遇寒亦不畏;若氣虛則必為所動矣。」樂之與否,並不取決於你的物質環境,而是取決於你的志趣心態,取決於你是不是有足夠為人的底氣。
明人焦竑《筆乘》有云:
疏水曲肱,簞瓢陋巷,孔顏之窮抑己甚矣。一則曰樂在其中,一則曰不改其樂,此豈勉強以蔪勝之哉!勉強不可以言樂,勉強不可以持久,則孔顏之為樂必有以也。
周茂叔嘗令二程尋孔顏樂處,非求之孔顏,求諸己而已矣。或曰:吾方憂之沖沖也,何樂之可尋?曰:但諦觀憂來何方,作何形相,所依既不立,能依何得生?當體全空,豁然無礙,則轉憂為樂,在瞬息間耳。
所論頗有會心。其中提到的周茂叔是理學大師程顥、程頤的老師,被黃庭堅讚譽為「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的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
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第七》)
今譯──孔子說:「吃粗食,喝清水,彎起胳膊當作枕頭,快樂也就在其中了。用不義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浮雲。」
(摘錄自龍圖騰文化《論語一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