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厭食症的死亡率高達一至兩成,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全身倦怠、水腫及憂鬱症等身心問題,不少個案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功能。
陳冠宇強調,厭食症並非無法治療,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至於青少年個案,如果父母可以合作,從旁協助,患者無須住院,就能逐漸克服飲食障礙,讓身體恢復健康。 
【本報華盛頓電】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檢測頭髮中的蛋白質成分,可以幫助診斷是否患飲食失調症。
楊伯翰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質譜測定快訊》雜誌中指出,頭髮生長時,人體會向毛囊內的髮根,不斷補充新的蛋白質,促使頭髮不斷變長,而人的日常飲食會影響到這些蛋白質成分。
透過檢測頭髮蛋白質中所含的碳和氮元素水平,能得到一個人日常營養攝入的諸多信息,從而分析出其是否患有飲食失調症。
研究人員選出二十名正在治療飲食失調症的年輕女性頭髮樣本,及二十二名飲食正常女性的頭髮做比對。結果顯示,僅需五根頭髮即可診斷出頭髮主人是否患有厭食症或暴食症,且準確率達百分之八十。 
研究負責人肯特‧哈奇說,很多飲食失調症患者,都不願向醫生講明自己的問題,或者本身就沒有意識到飲食已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