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正在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周二早搭載首位「乘客」周懷陽南海下潛。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在南海下潛,他將在海底實地觀察冷泉區,並採集樣品,獲取海底相關環境參數。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周一下午四時許在南海順利完成試驗性應用航次的首次下潛任務,搜尋到冷泉區(海底產生甲烷的區域)並發現大量海底生物。周一的首潛最大下潛深度一千五百零九公尺,中船重工七○二所「蛟龍」號主任設計師葉聰等三位潛水器設計人員下潛,拍攝了大量冷泉區生物的高清圖像,並取回了碳酸鹽樣本和貽貝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