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皇子悠仁(Prince Hisahito)與奈良的鹿零距離互動。圖/法新社
去年冬天,高小姐一家人到日本的奈良旅行,切身體會人與鹿零距離的生存方式。在街道上、馬路中央,四處是漫步的鹿,牠們或是母子同行、或成群結隊,看來瀟灑自適。
西元七一○到七九四年間,奈良為日本首都,稱為「平城京」,是文化薈萃之地,從唐朝傳入日本的佛教也在此發揚光大。佛教寺僧對於鹿的愛護、崇敬,與日本本土的神祇建御雷(,又稱「鹿島神」)神話相結合,鹿被視為神的化身,也因此,奈良的鹿倍受保護,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一般的交通號誌是「小心行人」,奈良的交通號誌是「小心行鹿」,由此可知鹿群何以能在街上優遊了。
人們上街看鹿,牠們上街看人;人們貪看鹿可愛優美的姿態,鹿貪戀著人們手中的「鹿仙貝」,然而,這群鹿可不是只吃仙貝而已─牠們還吃紙!
高小姐一家就目睹過一次「鹿吃紙」的奇景,她說:「我剝了一塊鹿仙貝給弟弟,他太小,鹿仙貝又太香,他下意識就往口中放。旁邊乞食已久的小鹿,登時急了,一個飛撲過來,沒搶到仙貝,卻把弟弟手中的旅遊手冊咬走了,幾個咀嚼就吞下肚去。」
鹿餓急了竟然吃紙,高小姐打趣,幸好沒把護照吃下去!
鹿兒當然是不能吃紙的,專門為鹿製作的「鹿仙貝」在奈良隨處販售,方便遊客餵食,就是為了避免遊客餵食不適合的食物而讓鹿兒生病。除了要注意餵食的內容之外,遊客更需注意自身安全,這些鹿兒儘管非常習慣人群,但卻不能以寵物視之,與鹿互動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
而為了避免雄鹿的角,傷害人群或樹木,每到秋季,鹿角變長的時候,奈良鹿愛護協會便在春日大社舉辦「割除鹿角(鹿角)」的活動,由一群勇士負責捕捉雄鹿,再交由春日大社的神官將角割除,是當地的特色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