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大佛學系畢展 畢定呈佛

 |2013.06.12
1364觀看次
字級
佛教系學生顏玉瓶(右)為校長楊朝祥介紹雲岡石窟第二十窟的模型。圖/人間社記者曾秀美

【本報宜蘭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第三屆畢業成果展「畢定呈佛」,十一日起在佛大雲五館展出,三十名畢業生花一年時間,有的學生組織單車隊,環島宣揚護生救地球;有的學生推廣校園一日蔬食,賣了將近兩千個素食便當;也有學生重現雲岡石窟佛像莊嚴世界。

佛大佛教學系四年級同學簡郁珊、蔡尚慧和劉慈慧,元月花了十五天時間,冒著寒冬,騎單車環島,沿途為動物發聲「讓愛留下來—護生環保慈悲行」,她們沿途宣導保育護生觀念,到幼稚園表演愛護動物短劇。

她們也獲得星雲大師嘉勉,小朋友祝她們「搶救地球成功」。她們在畢業展呈現的主題,校長楊朝祥點頭稱讚。

楊朝祥校長勉勵佛教系三十名學士班畢業生,在日常生活中行佛。本屆有十名畢業生考上佛教學系和其他學系研究所,參展的畢業成果包括個人論文寫作,及分組佛教文化生活創作。

孫嘉華、蔡羽婷、陳珮汝、黃莞筑和陳珮綸,最近一年內,在校園推廣一日蔬食小組,她們每周一中午在雲起樓推廣滴水坊素食便當,共賣了將近兩千個便當,家長還出錢讓她們買飲料,贈送買便當的有緣人。顏玉瓶和黃郁珊製作大同雲岡石窟第二十窟的釋迦塑像,栩栩如生。

越南籍釋慧明與台籍同學陳柏安、鍾聖治、林亦成,合力製作佛教幢幡「越南超渡幡和中國四弘誓願幡」,紙雕功力讓人大開眼界。

佛教學院院長永東法師表示,佛教學系今年第三屆畢業生,每年展出四年所學,有部分學生發表學術論文或翻譯佛教經典,更多同學製作佛教生活文物,或執行佛法生活化專案,讓學佛和畢業成果印證,受到校方肯定。「畢定呈佛」畢業展,展到十七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