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一胎化是否鬆動,每個可愛的寶寶仍是父母心頭肉。圖為濟南的年輕父母帶著周歲寶寶,舉行「寶寶抓周」儀式,期盼子女成龍成鳳。圖/中新社
經濟富裕,大陸獨生子女享有家族的寵愛,但未來養老重擔也不輕。圖為在湖州舉行的首屆全國童裝設計大賽總決賽,小模特兒個個展現出獨特自信。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自一九八○年開始執行的一胎化計畫生育政策,隨著人口老化與不斷衍生的社會問題,促使政策逐年鬆綁。像是二○○○年在經濟發達城市,允許第一代適婚年齡的獨生子女夫妻允許生第二胎,這項規定至二○一一年,放寬的省市已達三十一個。
事實上,過去所謂「一胎化」,原先就包含折衷方案,有些省分可以生第二胎,但必須與第一胎間隔一段時間,現在,這些「緊箍咒」也一一卸除。根據新華社報導,人口大省山東在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山東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修正案」,取消執行了二十五年的二胎「生育間隔」規定,取消後,夫婦可依據意願自由選擇第二胎生育時間。事實上,在山東省之前,上海、海南、新疆、湖南、浙江、安徽、福建等十多個省(區市)早已取消生育間隔,預料接下來還有其他省分也會陸續取消這項政策。
孤老每年一百萬
隨時勢變化,當初實施人口政策的「利多」正逐步消失,不少內地人口專家認為,日趨靈活的人口政策,才有助於緩解中國人口高齡化所造成的社會壓力。
根據中新社報導,中國老齡辦日前在北京發布「老齡藍皮書」稱,中國高齡化形勢十分嚴峻。藍皮書指出,二○一二年和二○一三年是中國人口高齡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兩個年頭。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後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三年出生的人口進入老年期,形成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
依據「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課題組預測,二○一二年老年人口數量達到一億九千四百萬人,今年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二億大關,達到二億零二百萬人,高齡化達到百分之十四點八。年均增長一百萬人的態勢將持續到二○二五年。
其中失能、慢性病、空巢,甚至是無子女老年人口繼續增加,以二○一二年來說,中國至少有一百萬個失獨家庭,且每年以約七萬六千個數量持續增加。
彼此成為老夥伴
以上海來說,獨生子女父母已成為老年人口「主力」。數據顯示,上海六十歲以上人口有三百六十七萬三千二百多人,比起前年(二○一一)增加十九萬五千七百多人,占總人口比重,從百分之二十四點五,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五點七,意味每四個上海戶籍人口中,就有一位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八十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達六十七萬零三百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四點七,其中獨居老年人達二十三萬三千五百人。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高菊蘭表示,中國第一批做計畫生育的夫婦陸續進入老年,這群年齡介於六十歲至七十歲之間老年人規模接近二百萬人,這對上海未來養老服務帶來很大壓力。高菊蘭說,為解決上海養老服務業人手緊缺的問題,上海去年推出「老夥伴計畫」,即按照一比五的比例,鼓勵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養老服務。